高新区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工作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高新区全力推进河南省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围绕年度工作任务,着力推动科技成果创造、保护、评价和转化推广。前三季度,高新区已建成运营市场化科技成果评价机构并组建科技成果评价专家库开展成果评价,完成驻新高校院所未转化有效专利盘点,转化高价值专利数量和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应用。一是试点引领先行。依托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遴选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机构,成立运营河南省开放创新科技保障中心,建立以二级教授、高级工程师为主的60人的科技成果评价专家库,从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多维度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结合评价对象规模、技术领域、转化成熟度、推广应用效益等方面,为邦尼生物、平和滤清器、源正气体等具有区域影响力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先行先试开展了7项科技成果评价,助推邦尼生物转化新乡医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技术成果,促进企业产品从普通鞋垫向高技术水平的功能性鞋垫转型,荣获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并获得产品推广;平和滤清器持续深化与长城汽车等整车制造协同攻关,整合河南工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高校院所科研资源,深度拓展基于应用场景开发的工业设计及研究开发类成果转化,企业实现年新增销售1000万元以上,形成了受市场认可的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机制。二是以点带面推进。探索建设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联合上海交大、省医学科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打造集医教研产资为一体的医学创新平台,以实施国际(中原)免疫医学转化研究院、基因修饰免疫细胞药物研制及转化、一类创新药转化等一批成果转化项目为“概念验证”试点,验证科技成果转化可行性,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市场化评价。三是专业人才培育。联合国家级孵化载体运营机构、北航协同创新中心、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技术转移机构连续举办2023年、2024年河南省初级技术经纪人培训班,助推全市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帮助全区105人获得初级技术经纪人证书,逐步构建一支专业化、市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服务团队,挖掘园区企业技术合同及登记需求,助推区域技术成果交易市场持续火热。前三季度,全区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额8.04亿元,同比增长74%。
探索建立高校院所专利“边盘点、边转化、边推广”机制,畅通驻新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产业化渠道。一是全面盘点托管运营高校专利。为有效盘活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资源,今年以来,高新区联合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对驻新高校存量专利持续开展盘存工作。通过提供免费专利盘存服务,帮助高校院所解决了盘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10家驻新高校院所盘存专利3800多件,建立了驻新高校院所存量专利基础库、专利转化资源库,对截至2023年年底存量有效专利100%盘点,对2024年新增存量有效专利实现了96%的盘点进度。引导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与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等6所高校签订了知识产权运营合作协议,积极协助其推广专利成果,显著提高了专利的转化效率。目前,已托管运营高校院所各类专利2000余件。二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充分发挥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全流程服务、快速确权、有效保护等方面优势,为科技成果创造和转化提供高效保护,聚焦起重、电池、过滤、振动等领域,扩大专利所属领域预审范围,大幅缩短专利受理授权时限,打造知识产权快速审查确权“绿色通道”品牌,推动企业、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能创新、愿创新、敢创新,推动全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900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件。三是有效促进产学研精准对接。为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技术需求,建立企业个性化和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共性化专利需求信息库,帮助对接高校院所存量专利基础库、专利转化资源库,为高校院所和中小微企业搭建精准对接、靶向匹配的高效交流渠道。通过精准匹配、信息推送等服务,向中小微企业匹配了相关专利共计224项,成功促成知识产权运营交易额828万元,其中,来自全国高校院所向中小微企业转让的高价值专利66件,许可专利30件。四是深入推动科技成果开放许可。联合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工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高校搭建专利开放许可数据平台,帮助河南工学院、新乡医学院成功申报成为河南省开放许可试点单位,已梳理高校同意开放许可专利323件,并成功促成高校与企业签订开放许可合同21件。 (高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