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画皆有意 字字尽有情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杨子才与《五岳垂泪祭英魂》


姜新生(北京市)

  2016年,《呕心拂晓浴血中原》一书打印出清样后,我很想拜访一位老人——解放军报社原总编辑杨子才,他是解放军报社健在的唯一参加过解放战争且为《拂晓报》见证人的社领导。

  杨老每天在报社花园散步,但最近半年来,报社院内一直未见其身影。10月12日上午9点左右,我外出办事,行至报社图书馆,一个熟悉的背影出现在眼前:杨老?是他!我喜出望外,紧赶几步,向杨老请安。杨老疑惑地问:“小姜最近忙什么呢?我到你们办公室去了好几次都没有看到你。”我向杨老汇报:“我受烈士家属委托,为曾在《拂晓报》当记者、编辑的姜鸿起编撰一部书,已脱稿,想请您提提意见。本想趁您在花园散步时向您请教,可是半年来一直未能如愿。”杨老说:“我的《当代百家词》书稿在你的部下何堃编辑那里,她是这本书的责编,明天她到我家里来,你让她捎过来吧。”我就请何堃编辑将《呕心拂晓浴血中原》的书稿转交给杨老。

  杨老参加过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先后担任解放军报社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他一生喜爱读书,如痴如醉,满腹经文,记忆超群,四大名著中有些重点章节都能背诵,尤以诗词、杂文著称,且著述颇丰。著有《萤窗杂文集》一至九集、《杨子才杂文选》《清三百家词笺释》《古今五百家词钞》《历代咏史诗钞》《历代怀古哀时词曲钞》《民国六百家诗钞》《民国五百家词钞》《古今七律观止》《万首清人绝句》《历代哲理诗钞》《八大家诗醇》《苏辛暨古今百家词笺释》《古今百家散曲钞》《散曲学步甲乙丙稿》《萤窗咏史诗》等20多种书籍。

  10月25日,何编辑送回原稿,内附杨老便笺一封——姜新生同志:

  你编著的《呕心拂晓浴血中原》一书很好,值得出版,我向你表示祝贺。我在阅读时发现两处差错:(1)汪洋题词说明,说他是“政治局常委",不对,他是政治局委员。请改正。(2)谷善庆题词说明,说他“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个人和我是同一个部队的,他比我小,当兵也比我晚。“抗日战争”四字,似应删去。他是解放战争入伍的,请认真核对。

杨子才

10月24日

  另有一张宣纸,杨老用毛笔写的题词:“学习先烈 献身卫国,不忘初心服务人民”,上款:“祝贺姜新生同志编著的佳作出版”,落款:“八十六岁杨子才丙申初冬”。老人家如此认真,让后辈受宠若惊。

  为了搞好姜鸿起烈士纪念馆的布展与装饰,我先后参观了吉鸿昌纪念馆、杜岗会师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鲁迅博物馆等,尤其对鲁迅博物馆内鲁迅雕塑前的汉白玉信笺雕塑印象深刻。姜鸿起烈士是位儒将,我很想在姜鸿起烈士雕塑前安置祭文一篇,可是一直没有想好请谁来写。

  2017年清明节,我回家乡4天,在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工作了3天。回京后,我总觉得姜鸿起烈士纪念馆有一份重要文献不可或缺。再三思量,4月6日,我准备了一套姜鸿起烈士纪念馆筹备的展馆内容彩色图片,电话与杨老相约第二天上午登门拜访。

  杨老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我将图片呈给杨老,并一一做了说明。当杨老看到他为姜鸿起烈士纪念馆的题词被刻成碑文的图片时,谦虚地说,通过雕刻师傅艺术加工,比他的原作好。

  我从中取出有鲁迅博物馆汉白玉信笺雕塑的图片,向杨老介绍:“我非常喜欢这组雕塑,‘信笺纸’雕塑上刻写的是一位名人手迹,书写的是鲁迅生平事迹,受其启发,亦想请您老为姜鸿起烈士撰写百字文,也请设计师设计一件雕塑,镶嵌在姜鸿起烈士塑像前。姜鸿起职位较低,请您老撰文实在不敢当,但想来想去,从参加过解放战争、了解《拂晓报》历史的角度来讲,还是非您老莫属!”

  杨老表示:“你这是功在千秋!我曾与《拂晓报》的总编辑胡奇坤等一起筹办《解放军报》......在《拂晓报》担当重任的姜鸿起如不牺牲,官至大报领导、省部级领导皆有可能......我为姜鸿起作首诗吧。”

  4月10日上午8点多,杨老打电话告知我,让我方便时去取他为姜鸿起作的诗。我当即放下手边事,第一时间赶到杨老家里。

  杨老拿出自己在宣纸上写的诗,逐字逐句读给我听:

  五岳垂泪祭英魂

革命烈士姜鸿起,中原大地扶沟人。

世世代代家贫困,陋巷破屋苦栖身。

父死母病无衣食,沿街乞讨度饥寒。

事母至孝传乡里,每得甘旨奉慈颜。

天性聪慧爱读书,苦学力行有声名。

自幼贫苦早觉悟,年少参加新四军。

得遇英雄彭雪枫,鼎力推荐赴延安。

抗大学习最勤奋,领袖讲课亲耳闻。

毕业请求上前线,万里征战江淮间。

又曾调入拂晓报,笔走龙蛇多诗文。

打败日寇打老蒋,意志更比钢铁坚。

智勇兼备多妙算,发动群众斗敌顽。

神出鬼没善奇袭,敢打必胜美名传。

年未而立沙场死,五岳垂泪祭英魂。

  杨老又说自己的毛笔字写得不好,让我找书法家再写一份,这一张给我留作纪念。还说这首诗他已安排《解放军报》发表,我可以留几份报纸放到纪念馆。

  我取回《五岳垂泪祭英魂》书法作品,悬挂在办公室,反复诵读、欣赏,欣慰之际,顿起念想: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展示的栏目标题如借用杨老的诗句岂不是更妙?我和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展示设计师罗园同志商量此事,她表示赞成。我们先将部分栏目进行了更改,但总觉得整体风格不够协调,后来,经过反复推敲,觉得必须全部摘取杨老诗句,方显前后呼应,首尾联畅......我顿悟:有了杨老的诗句作标题,展馆内容诗书画得以有机融合,而这一特色是其他纪念馆所没有的。

  我将展馆内容特意打印出彩色小样一套,准备“五一”期间当天呈杨老审阅。不料,杨老却因病住进301医院......

  姜鸿起烈士事迹陈列馆影壁墙的正面悬挂着彭小枫、隋永举、张志坚、方祖岐、钱国梁等5位上将为姜鸿起烈士的题词。在翘首以盼杨老康复出院期间,我请罗园将杨老手书《五岳垂泪祭英魂》逐字逐句竖式排版,制做成5米长卷悬挂在影壁墙的另一面。而几经排版,制作出的长卷小样与想象中的书法作品的效果相差甚远。杨老赠予的原作为横式书写,将其书写的字一一拆解编排为竖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毫无呼应、更谈不上一字带三字,三字带一行,一行带全篇之韵味。

  思前想后,在杨老康复出院后,我还是鼓足勇气请求杨老再次写幅竖式《五岳垂泪祭英魂》书法作品。杨老欣然同意。给我作品时,杨老说写得不好,再三叮嘱我请位书法家重写,我当面应诺。

  杨老书写的《五岳垂泪祭英魂》潇洒自在,不刻意于工,中锋、侧锋并用,笔势连绵,又不作一味的圆转,利用翻转的用笔动作形成方尖锐利的线质形态,从而造就了舒畅纵逸而又流美自在的书写特征,字字相连,偶有不连,气势不断,非常豪放。如今,杨老87岁书《五岳垂泪祭英魂》长卷已成为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亮丽的名片,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品读,赞颂不已,并合影留念。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开馆前夕,姜一平馆长提议在开馆仪式上赠予与会者些许礼品以示纪念,我顿时想到杨老赠送给我的亲笔签名、盖章的《当代百家词》《清三百家词笺释》《历代哲理诗钞》等著作,就建议用杨老的3本书作为礼品。姜一平出资购买300本送到杨老家里,杨老在每本书的扉页上一一签名、盖章,还诙谐地说:“我的签名比书更值钱!”开馆仪式上,这份特殊礼品颇受好评。

  (作者简介:姜新生,河南扶沟人,1978年入伍,任沈阳炮兵学院气象员、绘图员,1984年被总参谋部授予“两用人才标兵”称号,1985年10月调入解放军报社工作,曾任长征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市场部主任、全媒体部主任,《中国画研究》编辑部主任、中国画研究理事会秘书长,中国画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现任中国版权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名誉馆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