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难题的主要表现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廖立胜 张晨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如何始终”诠释了我们党面临的独有难题。其中,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是长期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面对和解决好的独有难题。我们可以从内在心理、外在行为和整体展现三个角度全面地把握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难题的主要表现。
首先是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难题的内在心理展现。从个体心理活动来看,难以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具体体现在认知、情绪和动机三方面。一是思想认知层面的不想干。当党员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价值观念基础不够牢固,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就会呈现出消极水平。二是情绪意志层面的不敢干。情绪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中介,对个体的行为具有支配意义。当个体干事创业的情绪与意志不足时,就容易出现行动迟缓与精神欠佳。三是需要动机层面的不愿干。当个体安于现状,不主动担当作为,缺乏信心和斗志时,就会出现奋斗精神急剧衰退的精神萎靡状态。
其次是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难题的外在行为体现。人潜在的心理状态经过行动的具象,会转化为可被识别的外显行为。精神状态也不例外。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清醒看到,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有的觉得现在已经可以好好喘口气、歇歇脚,做做安稳官、太平官了;有的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思进取、庸政懒政混日子”。这是在实践行动层面对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难题作出的深刻阐释。具体到不同党员群体,难以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一是体现为青年党员的“佛系”“摆烂”“摸鱼”现象。一些年轻党员经受的政治历练较少,接受组织考验的时间较短,看问题的格局和视野相对不高,就容易产生干事创业精神状态“零落”的现象。二是基层党员的“闯创干”劲头不足,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干劲不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陷入亚健康的状态。三是党员干部的“等靠要”的思想,不担当、不作为做法,也是干事创业精神状态不佳的现实表现。
再次是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难题的整体综合呈现。复杂的内在心理与外在行为相互交织,在大党独有难题语境和长期执政条件下整体演化出三种不同样态。一是“个别容易群体难”。难在人的精神状态各异、个性突出、水平不一,要群体性始终保持步调一致绝非易事。所以,个别党员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容易,但中国共产党9000多万名党员要始终保持统一的干事创业精神状态不涣散是一大难题。二是“短期容易长期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梦想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也不是一蹴而就。它要求我们在奋进的过程中长期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不打折扣。然而,人的心理动力特征和精神状态天然的会有周期性地起伏或跳跃,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会出现间歇性地加强或减弱。由此可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绝非易事。三是“创业容易守业难”。这是历史周期率的另一表达,即“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所以,坚守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伟大事业,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不变质,是极大的挑战。
作者廖立胜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张晨系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组织员。本文系2023年广东省委党校一般课题“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研究”(课题编号:XYYB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