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村”村名的故事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大清村地处黄河流域,北靠太行山,南望黄河水,是获嘉城西的一个较大的村庄。它坐落于凤凰岭上,相传村形酷似头南尾北的一只凤凰。

  据起土掘井所获物证得知,在很早的石器时代就有人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生活。但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尤其是元末那场异常激烈持久的大战,加之天灾和瘟疫盛行,人们死的死逃的逃,到明朝建立后,这里已成为人烟稀少的地方,故明朝之前的村庄已无法查考。

  明朝为了发展经济,曾多次下令军屯和移民到这里来开荒种田、重建家园。现根据族谱、石碑等文字记载,结合口碑相传,获悉明初迁来的军民居住零散,形成几个互不相连的自然小村,南端的叫王营,中间的称作永庆营,后来王营并入永庆营。于姓居住村北端,起初叫于营,后来随着移民增多,逐渐连接几个自然村,遂统称太清营了。

  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建立清王朝,也曾移民到这里定居。随着历史变迁,为迎合大清王朝,村名也改作大清营了。至于说是清康熙年间还是乾隆年间改名的,其说法不一。一说是康熙南巡回京路上,在村北的卧云寺召见当时的武林三雄(安燕公、徐守规、王守信)时问及村名,回话说叫太清营。康熙听后,摇头认为村名不妥,遂去太字一点,叫大清营了。另一传说,是乾隆游江南路经修武,有一神鸟引路,带乾隆帝到达太清营这一地方。乾隆见村形如凤凰展翅,问及村名,答曰太清营。乾隆稍加思索,遂赐村名为大清营。这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较为可信的。村北头现存一石碑,此碑系古刹卧云寺的遗物,是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岁次甲申)孟冬立的,碑上刻有“大清营北旧有关帝圣君庙宇”等字样, 可见那时就已改称大清营了。这一村名一直沿用到解放后,至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为称呼简便,就改称大清村,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叫大清大队,而今仍称大清村。

  至于说有一王姓人家存有过去一个钱袋,上写有“太清营”字样,笔者认为太、大两字本是一个意思,不存在争议。近代有人把大字有意写成太,以示追古,也在情理之中。而于姓有人记载六甲为村名,那应是从北宋至民国实行保甲制的产物。就如同1958年大跃进年代,农村实行军事化编制,大清村改称三团十一营一样,都应属于适应当时形势的暂时性称谓。⑦

(刘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