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利煌

  文化多样性是当前时代的显著特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平的外部环境、良好的教育水平为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在蓬勃发展的同时,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也在不断渗透。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自由开放的群体,始终站在文化和思想的最前沿,其在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感染的同时也面临着西方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袭。文化自信意味着对民族文化价值有着极为充分的肯定和坚决的捍卫,是对自身以及国家信念的一种提升,其能够帮助大学生筑牢文化防线,引导大学生在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上,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汲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利用其来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基于此,本文以大学生思政教育为切入点,对文化自信的价值和实现路径展开深入探究。

  高校思政教育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更快完成的关键渠道,其中包含的育人理念、育人思想和文化自信不谋而合。文化自信能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新思路、开辟新方向,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价值。其一,文化自信能够增强思政教育内容的丰富度。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时代文化进行熏陶和感染是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而这些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素材,例如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古典音乐、书法绘画等,承载着红色文化的红色歌曲、革命故事等,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将有利于改善当前教育内容单一的问题,让学生在接受思想洗礼的同时拓宽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其二,文化自信能够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理论性偏强的问题,说教式理论灌输过多,导致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不足,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而文化自信和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讲究以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其为思政课程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实现文化感化和理论教化的有机结合,以文化为理论筑基,以理论为文化赋能,让学生在文化和理论的双重引领下逐步形成正向的价值观念和健全的人格修养,以此推动思政教育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的育人目标。其三,文化自信能够实现思政教育的深入推进。文化自信的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学生对于我国的民族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浓厚的归属感、对于国家繁荣发展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更容易理解和认同思政教育开展对于自身、人民、社会、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主动配合思政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从思政教育的接受者逐渐转化为思政教育的推动者。

  基于上述内容,文化自信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而要实现这一价值则要充分立足于文化自信的培养策略,结合思政教育的开展主体、主要形式和发展规律,采取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措施,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指明思政教育主要发展方向。高校应召开教育工作会议,组织领导干部以及相关思政教育工作者以文化自信为核心对思政教育的深入推进展开探究,结合本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文化自信的政策文件为参考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一是要设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将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重要目标。二是要制订完善的思政教育开展方案,对思政课程文化元素的融入、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等事项进行明确规定。三是要做好教学资源分配和人员部署工作,明确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等主体在文化自信培育中的责任。此外,为了推动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高校应组织成立监管队伍,对思政教育开展的全过程进行追踪和详细记录,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落实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性、针对性的改进。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文化自信培养核心力量。高校应重视思政教师在思政教育开展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多种渠道来增强其文化自信培养意识和培养能力,打造一支文化素养好、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其一,高校应定期开展文化类教育培训和学术讲座,为思政教师拓宽文化视野、提供优质渠道。其二,高校应坚持“以研促教”的教育理念,鼓励思政教师开展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科研项目,深入挖掘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内在底蕴,在加深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文化应用能力。其三,高校应加强和其他学校的合作,组织思政教师和其他学校教师就“思政教育开展”“文化自信培育”等话题开展教学研讨,使其在经验交流和成果共享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培育胜任力。此外,思政教师应具有自我完善意识,主动阅读有关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经典著作,增强自身的文化储备,在日常教学工作通过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来表现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成为学生的优质榜样。

  第三,开发优质思政课程,坚守文化教育教学主要阵地。高校应以文化自信为核心进行思政课程的开发,研究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的思政价值,找准其和思政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契合点,通过文化资源的收集和整合将其有效融入到思政课程中,打造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思政课程。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网络技术收集各种文化资源,通过系统性的筛选和整理将其转换为可利用教学资源,并建立思政资源信息库用于储存这些资源,以此为课程开发提供充足的资源储备。另一方面,高校应善于从优质思政课程中汲取成果,通过慕课等线上平台来观看优质思政课程,总结归纳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等,参考其中的创新之处,然后有选择性地将其融入到课程开发当中。此外,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开展思政课教学比赛,鼓励教师来制作和开发文化内容丰富、文化气息浓厚的精品思政课程,利用教师的力量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第四,加快课程思政落实,拓宽多元文化优质融入渠道。高校应鼓励专业教师挖掘课程中蕴藏的文化元素,通过文化资源的合理应用来推动课程思政的落实,不断拓宽学生了解和学习多元文化的渠道。在音乐类课程中,教师应将红色歌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系统性阐述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在聆听和演唱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感悟红色精神的无穷力量。在文学类课程中,教师应设立古代文学专题学习项目,巧妙利用古诗词、儒家经典著作等教学资源,带领学生从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超凡智慧。在历史类课程中,教师应重视党史这一重要资源,通过真实的历史资料、经典的红色故事、鲜活的革命人物来给学生讲清党史,让学生在党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中进一步增强政党认同。在地理类课程中,教师应将地域文化和地理知识相结合,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角度来分析地域文化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进对地域文化的了解。

  第五,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熏陶浸润作用。高校应坚持环境育人的理念,通过建设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来涵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其一,大力开展文化活动。组织学生成立文化社团,以社团为单位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由学生自主决定活动开展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活动的多样化、创新化开展。其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合理利用校园空余空间,设置文化宣传栏、张贴文化标语,让学生在漫步校园的过程中无形接受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要建设记者站、广播站,为校园文化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优质平台。其三,建设线上宣传平台。紧抓学生“网络原住民”的群体特征,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学生群体活跃的新媒体平台上注册官方账号,在传统节日、红色纪念日等特殊日期发布相关文化主题的优质推文以及对即将开展的校园活动进行宣传推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对于提高思政教育内容丰富度和实效性具有重要价值,在实现思政教育深入推进方面具有明显的辅助优势,以文化自信为核心构建系统化思政教育培养模式,将是实现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化发展的重中之重。由此应从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发优质思政课程、加快课程思政落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五方面入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利用思政教育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并将文化自信转化为学生自主进行思政学习的内在动力。

  (作者系广东培正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