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许育宁

  民间音乐文化是人们在不同地域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文化,是宝贵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培养优秀文化传播者的主要场所,高校音乐教育肩负着传承民间优秀音乐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正面临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音乐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而民间音乐文化的渗透能够丰富音乐教育资源,创新教学形式,提升音乐教育质量,满足现代社会对音乐人才的多元需求。基于此,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策略是研究重点。

  一、转变思维,加大音乐教育力度

  转变思维,加大音乐教育力度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创新民间音乐文化的首要前提。首先,教师要深刻理解民间音乐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独特价值,与时俱进革新教学理念,转变音乐教育思维,明确音乐教育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教育论坛、阅读教育文件等方式获取前沿思想,并在教学实践与反思中更新和完善教学理念。其次,高校要加大音乐教育力度,积极推广跨学科教学模式,将民间音乐与历史、艺术、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例如,高校可以

开设相应课程探讨民间音乐与社会变迁、民族文化等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民间音乐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再次,高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音乐会和展览等民间音乐相关活动,加大课外音乐教育力度,拓宽学生音乐知识视野,激发他们深入研究民间音乐的兴趣,助力学生与民间音乐艺术家、学者等的直接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和生动的学习体验。最后,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民间音乐的实际项目和研究工作。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民间音乐采集、录制和制作等项目,鼓励学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深化学生对民间音乐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上述方式,高校可以有效地将民间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实现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建设队伍,提高教师音乐素养

建设队伍,提高教师音乐素养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创新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保障。首先,高校可以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民间音乐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涵盖民间音乐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以期提高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和能力。同时,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工作坊,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研究探讨中实现共同进步,提升教学质量。其次,高校可以引进具有丰富民间音乐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专家,由其为学生带来更丰富和专业的教学内容,并以其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指导本校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最后,高校可以通过为教师在民间音乐教学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提供奖励和支持,如科研资金、学术出版等,激励更多教师参与到民间音乐文化的建设中来。通过这些激励措施,可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和深入的音乐教育,为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坚实的师资支持。

  三、立足实践,创新音乐教育形式

立足实践,创新音乐教育形式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创新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举措。传统的音乐教育以理论讲授为主,难以满足现代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因此,提升音乐教育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是促进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民间音乐节、互动性音乐会等教学活动来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直接接触民间音乐的原生态表现形式,增进学生对民间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激发学生传承民族音乐的热情。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在线课程、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民间音乐,增强学习体验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再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民间音乐的实地考察、采集、整理和创作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组织学生前往不同地区进行民间音乐调研,了解不同地域的民间音乐特色和背景,帮助学生保护和传承珍贵的音乐资源,同时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最后,高校可以通过与民间音乐艺术家合作,为学生提供与专业音乐家互动的机会。例如,邀请民间艺术家来校授课、举办座谈会等,让学生学习艺术家的民间音乐表演技巧和创作理念,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增进学生对民间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四、加强管理,完善音乐教育机制

加强管理,完善音乐教育机制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创新民间音乐文化的现实要求。音乐教育的系统化运行离不开各项机制的保障。完善音乐教育机制是教师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首先,高校要优化音乐教育课程管理体系,确保民间音乐文化在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与现代音乐教育理念实现深度融合。同时,要确保音乐教育的学时、课时设置合理,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其次,高校可以通过加大对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完善音乐教育保障机制,促进音乐教育的科学化、信息化发展,提升民间音乐文化的创新性和时代性。最后,高校应强化音乐教育评估和反馈机制,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学生、教师等多元主体的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音乐教育的形式、内容等,确保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长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增强高校音乐教育的适应性,为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上述措施,能够进一步完善高校音乐教育机制,为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编写教材,渗透民间音乐文化

编写教材,渗透民间音乐文化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创新民间音乐文化的根本要求。教材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其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方向。首先,高校要将民间音乐文化元素引入教材,确保教材涵盖民间音乐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地域特色及代表作品等多个领域,拓宽学生学习民间音乐文化的广度。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校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在教材中加入QR码,学生扫描后可观看民间音乐演出视频或听取音频,自主获取学习资源。再次,高校还可以通过以活动为载体,将民间音乐文化知识、表演技巧等融于一体,借助音乐演奏的流程来编写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同时,高校可以在教材中设置互动式问题和讨论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最后,高校在教材中还要考虑音乐教材的跨学科特性,可以将民间音乐与文学、历史、民族学等学科内容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多维度学习视角。借助适合发展要求的教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民间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动力。

  六、协同育人,创设校社合作平台协同育人,创设校社合作平台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创新民间音乐文化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高校应积极与文化机构、民间艺术团体及企业建立多元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交流和活动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深刻感受民间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促使学生积极成为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计划等战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使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提前适应未来工作环境,助力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和创新。通过这些合作平台,学生可以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向更广范围传播民间音乐文化积蓄力量,努力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音乐人才。此外,高校还可以与不同地区的音乐院校建立线上一体化教育平台,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加深学生对民间音乐文化地域性的理解,感受不同地区之间音乐风格的差异,体会音乐创作的背景故事,从而更好地学习和传承。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一体化教育平台,组织院校师生共上一堂音乐课,了解不同地区音乐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过程,实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民间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不仅能够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促进音乐人才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够推动音乐文化走向国际,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然而,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要积极探索在音乐教育中传承和创新民间音乐文化的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调整策略,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推动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音乐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闽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