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奋斗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1974年,经村干部研究决定,刚刚高中毕业的我有幸成为村里的一名民办教师。
那时虽说进入民办教师的门槛并不高,只要具备高中学历、经村干部讨论、面试通过,报乡镇“教育组”备案即可。但因当时频繁的“民师整顿”,村干部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故不定哪天、不知犯了谁的毛病就有随即被“辞退”的可能。别看那时的“民师”挣的是生产队的“工分”,每月也就几元钱的补助,但对于农家子弟、特别是像我这样兄弟姊妹多的“缺粮户”家庭来说,已经是份挺理想、挺不错的好工作了,所以特别珍惜,唯恐哪天、因哪点差错而被辞退。
在那十几年的“民师”生涯中,我始终不敢怠慢,深知这机遇、这工作来之不易。那些年,我对“公办”教师有种说不出的“神秘”和“向往”感,甚至看到他们因近视戴着眼镜也羡慕、也崇拜,觉得那是人家有知识、有品位的具体象征。说来也真够小瞧自己了,好长时间竟感觉自己连看电视的资格也没有,且极力“约束”着自己,不吸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玩扑克,一门心思用在了教育教学上,有时间就坐下练习写作,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与表达水平。那时虽不敢多想啥时能成为一名“公办”教师,但起码也想着怎样能保住这“民师”不被淘汰。
工作没几年,校领导便根据我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擅长写作的特点,安排我教小学语文课,后来干脆让我专教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课。
为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便深入教材,拜能者为师,并在“寓教于乐”“探索创新”上狠下功夫。记得那次市教育局来验收我的优质课时,特意安排我为外校的三年级学生上了一节课。那节课我教的是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为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我把课文改成了“小品”,经同学们推荐,让一名同学扮演爱听奉承话的乌鸦,另一名同学扮演狡猾的狐狸。我给这两名学生进行了适当的“说戏”后,两名同学很快便进入了角色。随着剧情的发展,乌鸦因经不起狐狸一而再再而三的奉承话,一唱歌“肉”就从它嘴里掉了下来。狐狸看阴谋得逞,叼起掉下的肉便要往“洞”里钻。看得出此时的“乌鸦”真的是悔恨不已,眼泪就要流出来了。若按原文,到此“小品”就该结束了,可那扮演狐狸的学生却不知怎么地临时发挥冒出一句“好一个大傻瓜”,气得扮演“乌鸦”那学生的泪水顷刻夺眶而出......我看火候已到,便趁势引导同学们顺利揭示了本课寓意,即爱听奉承话就会上当受骗。不久,我根据这一情节写出的文章《课文里的小品演演好》在《教育科研》上发表。
在那几年里,我坚持以教师为“导演”,以学生为“主演”,先后演出了《渔夫和金鱼》《狼和小羊》《狐假虎威》《踢鬼的故事》等课文里的小品,倍觉受益匪浅。我感觉教得轻松,学生们也觉得学得愉快,且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镇前茅。
时隔几年,校领导又安排我接了个在全校纪律、成绩等方面都差的“乱班”,大有那种让我“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意思。我担任班主任并教这个班的语文后,便铁下心来与同学们打成一片,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真诚去打动他们,用知识去启迪他们,用人品去引领他们。上课了,我是他们喜爱的老师;下课了,我是他们同玩的伙伴儿。且经常到学生家去家访,征求他们对我教学的意见及建议。还多次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让他们放飞心情,陶冶情操,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在我带孩子们到俺村的“南河”野炊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卷起裤腿跳进河里摸鱼摸虾,并就地取材,共同用石头垒灶做出鲜美可口的鱼虾汤,那开开心心、其乐融融的说笑声荡漾在整个“南河”滩上,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孩子们的野外生存能力,使孩子们在体验欢乐时光的同时,也认识到了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就这样,由于人心齐、班风正,仅仅几年,我班的学习成绩便大幅度提高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由全校出名的“乱班”,变成了全校出名的“道德模范”班。
也就是在这几年内,我还结合班里实际写下了十几篇散文,先后在《新乡日报》的“教育专版”上发表。还有一篇《老师,祝您永远美丽》在国家级刊物《中国新一代》刊发,且获得了全国语文教师范文写作大赛二等奖。另一篇《我和“乱学生”交朋友》在由河南省教育厅、《教育时报》联合举办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起”的“师德教育征文”上获得了一等奖,并收录到由原河南省教育厅蒋笃运厅长所编的《师为范》一书中。另有几篇刊发在了《教育时报》和《小学青年教师》上,极大地鼓舞了我班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了同学们爱班、爱校、爱祖国的热情。
那时我信奉的格言是“人生就是奋斗”(只到现在我的QQ户名还是这句话),并坚信只要好好工作,“共和国不会忘记”。
有道是有耕耘就有收获。伴随着多少激动的泪水和幸福的泪花,我的教育教学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家长、学生的一致认可,真的是“共和国没有忘记”。1993年教师节,我有幸被河南省教委、河南省人事厅、河南省总工会联合授予“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次年就根据全镇综合积分排名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接着不久便按上级有关政策,免试从民办教师直接转为了公办教师,圆了我的“转正”梦。
2004年年底,我在由市教育局牵头、全镇教师投票选举中被选为小学校长,来到离家乡十多里的一所学校任职。那时我经常和本校教师们闲侃:能在一起工作就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千年等一回嘛。
是啊!我的教师我的心,心心都烙相知印。
元旦到了,我们出特刊、办板报,村民们看了直叫好;除夕到了,我们贴春联、放鞭炮,同事们相聚乐陶陶。共同的理想,不懈的追求,把我们这些身处异乡他村的教师之心紧紧相连。即使再苦再累,也苦中有乐,累中含笑。
在广大教师的全力配合和辛勤耕耘下,那些年我校确实是佳绩连连,荣誉不断。又是新乡市政府牵头组织的全市小学综合评估的“一类学校”,又是原新乡市环保局、新乡市教育局联合挂牌的“绿色学校”,还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成功把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走读学校”改建成了“寄宿制学校”,且连续多年被市教育局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11年3月,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我从教育界退了下来,离开了我为之奋斗的第二故乡,离开了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离开了热心善良的乡亲们,离开了朝夕相处的教师们。在依依不舍的氛围中,为自己最为挚爱的教学生涯、教育事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