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晓峰老师的《把文字码成日子》有感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李乐岩(封丘县)

  4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张晓峰老师的新书发布会。在活动现场,我一眼就认出了老师,礼貌性地打了声招呼。老师的回答却是“李乐岩,我见过你”。见过?我不由自主地好奇了起来。印象里,我与老师几乎没见过面,大多的交流都是在微信上进行的。哦,想起来了,2019年的夏天,县里召开了一次征文活动,作为门外汉的我,抱着凑凑热闹的目的参加了这次活动。记得当时老师就坐在我的旁边,那时我们彼此都不太熟悉,内向的我也没敢跟老师打招呼。现在想起来,实在是一个遗憾。

  对老师的了解,大多都是从他的作品里面读出来的。作为农家子弟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又当上了教师。老师从小就爱好写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老师始终热爱着,坚持着。老师的作品涉及了很多的领域,有小说、散文、随笔、杂文、诗歌等,而且写啥像啥,还出版了3本书,加入了省作协,这令我敬佩不已。近年来,纯文学创作走向了边缘化,但老师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春节期间,我在一本文学年选的序言里读到了这样一句话“在纯文学边缘化如斯、黯淡如斯的当下,他们因缘际会结缘文学,并在微薄的回报中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选择”。我想,这里面所说的“他们”也包括老师吧!

  很早就关注了老师的“封丘网事”微信公众号,里面发布了很多本土作者的作品,散文、小说、随笔、诗歌等,应有尽有。读起来就像吃我们豫北地区的“农村大席”,不仅丰盛,而且还营养。文章读多了,就产生了“比葫芦画瓢”的想法,写下一些“四不像”的短文。发布在老师的公众号上,紧接着老师总会说一些“写得不错”“进步很大”“非常勤奋”的话。我其实知道自己刚刚起步,写的东西还很稚嫩。

  在发布会上得到老师的新书《把文字码成日子》后,我非常高兴,回到家里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在《读书少时的尴尬》中,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因读书少而引起的一个又一个的笑话,奉劝我们每一个人要养成多读书的好习惯。

  对我来说,最大的奢侈莫过于买书,不管什么价格,什么样的,只要自己喜欢,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在《我和书》中,写出了几十年来老师一直在和书打交道,有买书、读书、淘书,甚至还有摆书摊。短短的千字文,足以看出老师对书的热爱和痴迷。刚入高中时,政治老师讲过“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文章看多了,自然会有写文章的想法。在《读书圆我作家梦》中,老师写到了自己在文学道路上由“做梦”到“圆梦”的艰辛历程,从中不难看出老师对文学的执着。

  村里的老人说,年轻人好(爱)瞌睡,老年人好(爱)失眠。我把它理解为:年轻人喜欢展望未来,而老年人喜欢讨论过去。在《纸短情长》这一章节里,老师通过最朴实的文字向我们呈现了原汁原味的亲情回忆。在《父亲送我去复读》中,在父亲与我的交谈中,父亲让我复读,不仅仅是信任,更重要的是让我有了新的责任和担当。再比如,《母亲给我包书皮》中表现的不仅是母亲对我的爱,还有母亲对文化最朴素的崇敬。

  我们每一个人不仅要有感性,重要的是还要有理性。如果我把上面的文章理解成感性的话,那“乱弹琵琶”专辑里就是老师笔下的理性了。老师以杂文的形式,通过一件件小事,写出了对生活的看法观点乃至思考。

  感性也好,理性也好,每个作品的产生都离不了灵感。而老师的灵感的最大来源莫过于故乡。通过部分的阅读,足以看出老师对故乡的眷恋。如在《封丘的地名文化》和《封丘人自己的歇后语》中,老师写出了丰厚的地域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乡土情结。再如《读河》,一条黄河不只是流过了老师的故乡,同时也给老师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对人生的启迪。

  有人说,写作是孤独的。我觉得老师并不孤独,因为有文学与老师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