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古巷的豆腐美食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魏宝德(新乡市)

  一方瓦罐,架在火上,煮沸着于我幼时心中那种美味佳肴——瓦罐豆腐。提起这美味清雅的豆腐,着实让人怀念。记得幼时,村庄的西头曾有一条渡苇河,河面宽而浅,静静地流淌着。父辈们常常下河抓些鱼鳝之类,择好,洗净,烹味,放入瓦罐和豆腐一起炖。随着火候渐旺,那种细细的淡淡的醇香,和着缕缕轻烟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

  炖得沸腾的豆腐,欢喜地跳跃着,露出无数个小孔孔儿,鲜美的汤汁就藏在这美妙的小孔里;不时有一个个晶莹的泡泡儿从小孔里挤出来,快乐地露个脸儿,飘散着诱人的美味。而我们这些贪吃的孩子,耐不住性子,蜂拥而上,即使嘴被烫出泡儿,呛得眼角儿闪着泪花儿,也要争抢着享用这美味佳肴。这成了我记忆里舌尖上的美食。

  “豆腐之法”始于何时何地?据《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博雅好古,喜探奇物,他不停地召集贤才,探讨学识方剂,立学著作;他还召集能人到都城寿春的山上苦练仙丹神药,倚天狂想,求个长生不老之术,然而,事事有奇,此乃仙丹无成,却有幸造出了神奇的豆腐。

  另据说,淮南王刘安的老母喜食黄豆,而恰一日,老母因病不能食下整粒黄豆,孝敬的刘安忙指人去把黄豆研磨成粉状,但嫌豆粉太干,吩咐用开水熬制成豆乳;嫌味淡了,又放锅里些盐卤,提味儿,谁知那豆乳很快凝结成了块状样儿,成了豆花,清香缭绕,花状诱人。淮南王的老母品尝后甚为欢喜,连连赞叹,病情也消除了大半。这样一来,那美妙的美味豆腐即流传千古。

  每当我踏进故乡的古巷,走在古巷的青石板上,内心就会百感交集。斑驳的老墙,光滑的石板,告诉我故乡的古巷的风雨、沧桑和沉淀的千年的历史;我的故乡,我的古巷,无数次经过的青石板小巷,每当我走近它,就远离了红尘喧嚣,远离了事事纷扰。

  每每经过古巷,我仿佛看见了儿时玩耍的伙伴,仿佛闻到了家家户户炊烟里飘散的豆腐的醇香,我儿时的记忆也因之增添了无限美好。

  豆腐药食同源。在母亲娴熟的厨艺里,豆腐是百变的花样食材,美味的豆腐甘凉清热,生津润燥,补中解毒。而沸腾的豆浆慢慢品饮则清肺养胃,润燥化痰,生津止渴。豆浆表面的凝皮,轻轻揭起来,是最美的美食,有益老人和孕妇食用。榨去豆腐中的大量水分,即为豆干,加上各种五香调料,浸煮、拌调,制成美味豆腐香干,可荤素搭配,食用起来劲道味醇,色香味美。而把白白嫩嫩的豆腐通过加工发酵制成美味的豆腐乳,久酵欲香,香味四溢,为佐饭搭配之神菜美味。据说,中医讲可治小儿疳膨黄之疾。

  日常豆腐是一种浪漫搭配的美味。我古巷邻里的乡人,把豆腐的烹制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热油火锅,豆腐切成方块,下锅烹煎至两面金黄,再佐以辣酱、豆瓣、花椒等调料烹制,锅起,入盘,撒上小葱段儿,美味飘香。记得母亲也总喜欢忙里偷闲,在香椿下来的季节,时不时给做上一盘香椿拌豆腐,或豆皮拌芫荽,或小葱拌豆腐,或煎烧辣腐乳肉,鲜香麻辣,让人食欲大增。还有一道美食叫麻婆豆腐,那麻、辣、烫三者皆鲜的厨艺,让品者赞不绝口。

  “漉珠磨雪湿霏霏,炼作琼浆起素衣”。家乡古巷的豆腐浑身都是宝,可煎炒,可炖煮,可豆干,炸豆腐乳,臭豆腐等美食技法。豆腐烹美食,和鱼、肉类烹调,那美味的豆腐仿佛一下子成了“精美的佐品”;而平日里常食的“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生津解馋,清雅美食,寓意做人做事都要清清白白,是非分明,为此,也给豆腐赋予了哲学的美妙含义。

  美食的豆腐,观之洁白,触之柔嫩,食之津香。美味豆腐于我的心灵深处成了挥之不去的美好。在我的记忆里,它不仅仅是美食,更是故乡古巷的盈盈乡愁,故乡古巷的浪漫眷恋。

  “豆腐西施”这个美丽的名字,有时也让我联想到豆腐的美妙来。忽一日,曾异想天开,乘一片祥云,至一仙境,但见碧水潺潺,竹林葱翠,清风徐徐,两个素衣仙女抬一框珠玑剔透的黄豆,翩然而至,在一处碧宇鎏金的庭院里,立一口白玉磨盘,两个仙女,一个推磨,一个添豆,只见豆花浆如涓涓细瀑,似凝脂滚雪般而下......

  可是异想的梦幻只是意想,远不及现实美好。据五代谢绰《宋拾遗录》说:“豆腐之术......至汉淮南王亦始传其术于世。”豆腐清雅而不清高,上入宫廷,下进瓦肆,不傲不显,不卑不亢。淮南王不仅成就了豆腐文化的美名与繁华,也让物美价廉的豆腐滋养了市井百姓。

  那记忆中眷恋的美食豆腐,“火与石磨情自高,只留清白得锤炼”。这看似平淡的豆腐,也悄然给我无畏前行的启迪。

  美丽的故乡古巷,幽深的故乡古巷,那让人深深眷恋的似在舌尖上跳动的美食豆腐,是漫长岁月里最深情最温暖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