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焦裕禄那样开展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王志勇

  今年,焦裕禄同志已经离开我们59年了,重温穆青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仍然深受触动,久久不能平静。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我们开展调查研究如何准确掌握情况,获取真知灼见,分析成因脉络,找到破解路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像焦裕禄那样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践行“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1963年秋天,兰考县连下13天雨,全县22万亩农田受灾,群众入冬以后如何渡过难关成为焦裕禄心中的头等大事。他在组织生产救灾时候安排的6项工作,项项心系群众。在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带领干部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在社员梁俊才家里,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这一句“我是您的儿子”,生动诠释了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近年来,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日益增多,给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带来新挑战。这些现象反映了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客观规律,土地征收、旧城改造必然带来更多的行政复议和诉讼。但是,我们不能片面地把这些问题全部归咎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是应该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像焦裕禄那样开展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深入到信访积案群众家里去,深入到土地征收田间地头去,深入到行政执法监察一线去,深入到项目和企业现场去,真正发现群众和服务对象所想所急所盼,不断赢得群众和服务对象信赖。

  像焦裕禄那样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践行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

  兰考县是黄河故道上有名的老灾区,群众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之苦。焦裕禄担任县委书记后,在全县开展追洪水、查风口和探流沙的调研工作。许多同志担心他在大风大雨中奔波会加剧肝病的发展,劝他不要参加调研,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话体现了焦裕禄凡事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焦裕禄在兰考的470天中,对全县当时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通过深入、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内涝、风沙、盐碱的规律,探索总结出把淤泥翻上来压住沙丘所谓“贴膏药”和大规模栽种泡桐所谓“扎针”的解决办法,在较短时间内对改变兰考面貌提出切合实际的规划和决策。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是自然资源和规划人必须扛牢的政治责任。随着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视频监控网络、智慧信息平台等综合手段运用越来越普及,习惯于在办公楼里看信息数据、填问题台账、听工作汇报的耕地保护工作模式,很难深入地掌握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究竟是哪些问题是技术上的纰漏?哪些问题是政策上的制约?哪些问题是管理上的疏忽?需要我们学习焦裕禄“蹲下去看蚂蚁”式调查研究,一个图斑一个图斑地实地瞧,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现场看,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实情、“解剖麻雀”,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思考、研判形势,使各项耕地保护政策和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在调研中宣讲普及政策,在调研中寻求破解路径,在调研中创新耕地保护机制。

  像焦裕禄那样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践行“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

  穆青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里写道:困难,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面对兰考自然灾害肆虐和贫困落后的状况,面对千头万绪的问题,焦裕禄却斗志昂扬,他在给上级领导的信中写道:“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到任第二天,他就下乡调研了,漫天荒芜的沙丘在他眼里,栽上树可以变成一片好绿林;满目疮痍的涝洼窝在他眼里,栽苇、种蒲、养鱼可以变成一方致富地;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在他眼里,治住了就是一片青!正是这种“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让他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能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

  当前,面对“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的区域发展态势,市委、市政府提出“两大跨越”的奋斗目标,强调“产业兴市”的发展理念,伴随全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如何在规划审批、不动产登记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面对存量用地时代的新要求,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用地报批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成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必须回答好的现实课题。向焦裕禄学调查研究就需要把问题导向贯穿调研始终,带着规划和用地审批服务中暴露的问题,在深入调研中观察问题症结、思考分析原因,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拿出向问题开刀、向顽疾亮剑的斗争精神,在薄弱环节、关键问题上较真,在解决问题中推动进步、实现发展。

  像焦裕禄那样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践行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焦裕禄出生在山东淄博一个贫农家里,他从小逃过荒、放过牛、扛过活,自从参加革命一直到当县委书记以后,他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他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他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他常常开襟解怀,卷着裤管,朴朴实实地在群众中间工作、劳动。他常年抱着病痛的身体,忍着肝病的折磨,奔波在农舍、田地,置身于群众之中。贫农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焦裕禄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

  新时代的调查研究不需要骑自行车下乡,但需要脚上沾着泥土贴近群众。自然资源和规划人守土一方,应该与土地最亲近,决不能搞“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打卡留影”那一套调研,这不仅掌握不了真实情况,反而给基层增加负担。像焦裕禄那样调查研究,需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轻车简从,厉行节约,真正按照“四不两直”方式,多些“不打招呼”,少走“规定路线”,到情况复杂、矛盾尖锐、问题集聚的地方去,与群众和服务对象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问冷暖,做到耳闻目睹、眼见为实、心中有数,用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亲近群众、赢得民心。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60年前,在回答“兰考之问”时,焦裕禄同志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当下新乡,正奋力奔跑在中国式现代化“新乡实践”的壮阔大道上,前景光辉灿烂,路途难免会遇险阻,作为自然资源和规划人,只有像焦裕禄那样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体察实情、解剖麻雀,破解问题、完善举措,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新的更大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