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促进肺康复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俯卧位通气最初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在新冠疫情期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损伤、通气障碍,在新冠诊疗方案第九版中强调,对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病情发展较快的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要采取规范的俯卧位通气。因此,俯卧位通气就成了一种治疗有效的呼吸方式。通俗地讲,人体的肺组织是由许多肺泡组成,60%的靠近背侧,它们就像一个小小的气球,在气球表面有一种活性物质,这种表面活性物质可以降低肺泡的张力,张力越大,吹气就越费力。新冠病毒破坏了这种和谐状态,吸入的气体在气球内分布不均,加上炎性渗出液受重力的影响,更多的积聚在背侧,导致氧供更差,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血氧饱和度低的症状。

  一、什么是俯卧位通气?

  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

二、俯卧位的好处是什么?

  1.改善肺部通气血流比值。受重力影响,仰卧位时背部肺部组织受压,加上炎性渗出,有效通气血流比值降低,俯卧位时,背部血管重新分布,炎性渗出向腹侧移动,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肺容量增加,通气情况好转。

  2.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俯卧位时所需呼吸机PEEP更低,同时还可以提高肺泡稳定性,有效减少肺损伤。

  3.俯卧位通气有效解除压迫,解除膈肌运动受限,位置下移,功能残气量增加,肺泡复张,顺应性改善,氧和指数提高。

  三、该怎么进行俯卧位?

  姿势摆对:根据舒适度选择合适的姿势。

  放置枕头:枕头置于肩部下方或前额下方,留出口鼻,根据医嘱选择氧气吸入方式。适时调整姿势,以免肢体僵硬麻木、形成压力性损伤。

  氧气接通:避免氧气管折叠或者挤压,面罩吸氧者避免压迫患者面部。

  观察到位:使用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观察呼吸频率的改变。

  俯卧时机:进餐2小时后或空腹时;管饲患者实施前1小时暂停管饲,并评估胃残余量。

  体位优化:放置枕头、被褥,减少身体部位受压,最大限度提高舒适度。

  四、俯卧位的护理细节有哪些?

  眼部护理:避免眼部受压,防止角膜炎,角膜磨损。

  气道管理:俯卧位后气道分泌物多,应及时清理。

  胃肠道管理:易出现胃潴留,俯卧位前禁食2小时,但并非绝对不能进食,可20ml/h~30ml/h经空肠管泵入。

  避免压疮:俯卧位时间大于12小时,易出现压疮部位,面部、眼部、双耳、胸部、髋部、会阴;最易忽略的部位,双膝,足趾。同时俯卧位时电极片不要贴在胸部,可贴双肩及背部。

  清醒患者:呼吸困难时要进行呼救,或者能自主翻身,调整体位。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周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