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恒战(封丘县)
新的一天,从早上5点开始。这好像是我在读初中时就曾给自己规定过的时间。懵懂中知道要想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就必须好好读书,通过求学的途径跳出农门。因此,自上初中起就自我加压,定下了这么一个作息规律,早上5点起床,努力学习。
读了师范,因为没了升学的压力,渐渐就按学校的时间表进行作息了。学校让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学校让几点睡觉就几点睡觉,有点儿随波逐流的感觉。师范毕业后在乡下一所学校教书,人生倒突然陷入了迷茫的状态,不知道自己早上5点起床后能干些什么,这个早起的习惯就荒废了。
后来,在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后,受主人公孙少平的激励,决定改变自己。首先是要跳出乡下闭塞的小圈子,努力追求更为广阔的世界,结果来到了县城工作与生活。其次是决定搞文学创作,于是便再次有了早起的习惯,因为早晨安静,没人打搅,很适合写作。我的散文集《岁月留痕》里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在早晨写的。
为了激励自己写作,我还曾设家宴专程请来县里的知名书法家张永昌为我写了一幅字“每日一篇”。“每日一篇”四字被我裱好放在书房里,之后的一段时间,写作曾出现了高产状态。即便不是每日一篇,也会隔一两日就会诞生一篇,都是在早上5点起床后写的。
但现在,不知从何时起又好久没有早起了。有时也会反思,自己还有理想追求吗?内心告诉我,人生目标总还是有的,当然不仅是照顾好老人、培养好孩子等大多中年人都有的。我还有属于我个人的奋斗目标,文学创作。
或许是调入一个新单位工作忙碌的缘故,也或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激情少了,感觉人生悟透了,写作的灵感与冲动也随之减少了。有时早上5点也起床了,却不知道要写些什么,自己也不愿无病呻吟地硬写些文字。于是,这个早上5点起床的习惯再次荒废了。
早上不早起,晚上自然也就睡得晚。在短视频泛滥的年月,空闲时间大多被刷视频垄断,晚上抱着手机不觉中就到了深夜。刷短视频容易上瘾,结果却很空虚,也突然明白这才是创作灵感缺失的罪魁祸首,自己竟已好久没有阅读过纸质的书了。
随着智能手机的诞生,亿万的网民都是信息发布者,每个人都可以拍视频、发视频,导致一打开手机就是铺天盖地的碎片化信息与短视频。结果,大把大把的宝贵时间被浪费掉了,最终也没有多少收获,远没有读书充实丰盈。
痛定思痛,决定断舍离,今后还是要坚持早起。书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有灵感时就写作,没灵感时就读书,多好。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而不应忘了初心,随意偏离自己的人生轨道。要想人生有所作为,也必须自律。唯有能够掌控好时间的人,才有希望实现理想与价值。
新的一天,从早上5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