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传学(新乡县)
春风送暖,草长莺飞,湛蓝的湖面闪烁着点点银光,葱绿的田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经过了凛冽的寒冬,美丽的、充满希望的春天,又如约而来了。
我的心中,却充满了伤感。因为,我的兄弟刘传坤去世一周年了。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我们弟兄四个,传坤是老小,打小到大,我最疼他。从我师范毕业教学,他就一直跟着我。可是,却出现了这样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是一场梦。这一年来,我时常心神恍惚,夜半惊醒。我想念我的兄弟。
兄弟工作十分勤奋,他是满心满眼都想着工作的人。在他去世头一天,他去参加县里会议,返回途中还拐到小冀农田边查看排水项目。当天晚上,因为要迎接第二天年度考核,他又冒着身体的极度不适,修改考核材料直到深夜。每年的大年三十,我们全家人都要一块吃顿团圆饭,这成了惯例。自他担任镇领导职务后,这团圆饭往往缺席。前年大年三十大家一直等到他中午,等他中午一点钟赶到时,大家早都吃过了。亲友直急他,家都不要了,一年忙到头,你这图的啥呀。
不只是节假日,抗险救灾、秸秆禁烧、疫情防控,他在单位一住就是十天半月,家完全成了客栈。别说我们兄弟,就是家里人要见他一面也难。弟媳习惯了,知道抱怨也是多余,叮嘱他最多的是多喝水,注意自身安全。
他不但在单位忙工作,即使闲下来,好像也不会休息。如同一架机器,启动就是“工作模式”。前年冬天,经我介绍引进一位新疆客商谈招商,我把他叫过来陪客,将近中午一点时,他匆匆赶来了,可没有三句话,他就在席上介绍起了镇里的甜玉米。大家都知道,这是他“私会”农科院专家敲定的项目,他也成了推动宣传这项目的大使。让我又好气又好笑。他经常不见的族哥传辉,是一位作家,过年回家喊他一块吃饭,扯不上两句,他又说起工作,说你书写的这么好,我把小冀老政府前的街道给你腾出来,打造图书一条街,你看行不行?传辉直笑:大过年的,咱能不能不谈工作!
是的,我兄弟不是没有爱好,他喜欢打球,喜欢读书,他也不是不想旅游、休闲,可是,自从走上领导岗位,他就把工作视作了一切,成为了生活的全部。因为,这是他的责任,他的使命。
在他心里,始终把党和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把对党忠诚、为民造福当作最高宗旨。乡村振兴,他拿自己的老家房屋作试验,把墙壁涂得花花绿绿。他关心同事身体,谁家里有事或者谁身体不舒服,他就催着人家歇,可他唯独忘了自个儿。小冀省道胡韦线,大车多,道路不通。他在镇党委领导下,千方百计做工作,打通胡韦线,又协调职能部门在每个路口安装信号灯,既方便了通行,又保证了安全。当年我市特大暴雨后,他挨个检查涵洞,看到有孩子在戏水,他马上下发通知,要求各村干部和学校严禁孩子戏水,并加快抽水,避免溺水事故发生。
尤让我感动的是他的胸怀。我曾有一个同学,以前闹过一些矛盾,后来那人又找过来。我当时开玩笑说看他以前那样儿,现在就不应该答理他。没想到兄弟却认真地说,做人就要往前看,记别人好,忘别人的不足,还说特别是我在的这个岗位上,更不能带个人感情,不能小肚鸡肠。一席话,让我羞愧不已。我知道了兄弟的胸襟,兄弟的世界,我也明白了那么多领导同事为什么对他那么信任、那么认可。他是用自己的行动和真诚赢得了大家的心。
兄弟去世后,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群众,提起他都是一片惋惜。“原隰裒矣,兄弟求矣”。春天来了,处处欣欣向荣,兄弟坟前,也长满了萋萋芳草。兄弟没有走,他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他已与这片深爱的土地融为了一体,与他牵挂的乡村融为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