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旷朗无尘

雷长风 (新乡市)

仲夏某日,长空如洗。小麦金黄,南风徐徐。我把书房收拾得整洁明亮,泡一杯淡茶,临窗而坐,捧起老友李贵祥(延津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原广电局局长)的书法创作小样,仔细阅读起来。

这些硬笔小样,是作者对自己毛笔书法的移植。用白话说,就是用钢笔临摹缩小毛笔字。这样的硬笔书法创作,难度不亚于毛笔书法。如没有深厚的功力,是很难将气象万千的毛笔书法神韵表达出来的。

我把他的书法小样,分别发给安阳、开封、洛阳、西安、杭州的几位书法家朋友,诚恳听取他们的意见。因为我是外行,这样做可避免露怯,减少空洞的啰嗦话。也是偷懒的一招儿,不用去翻书查找依据。收到回复后,我将他们的评语归纳如下:

窥斑见豹,从书法小样可知作者的特点是擅长谋篇布局。排兵布阵,精当合理;闪转腾挪,不露痕迹。其艺术特色清新儒雅,娴静沉稳。气韵贯通,妙趣横生。笔墨运用,掌握得恰到好处,颇有晋宋大家之意味。

这是名人的看法,也可以说是文艺评论。我不是名人,我的看法比他们简单,只有一副古联十四个字:“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这是我阅读后,瞬间出现的灵感。多年写作,我相信灵感神赐,可遇而不可求。你不妨仔细想想,他的书法作品,是不是清澈明净?他的胸襟气度,是不是如沐春风?字乃心画,什么样的品格学识,孕育什么样的翰墨技艺。人如春风,自然能写出秋水般静美的作品,反之亦然。秋水一样的人,写出的作品必然春风荡漾。贵祥书写的,哪是什么汉字技法,分明是一篇篇跌宕起伏的文章啊!

这瞬间的灵感,实乃长久积淀的升华。五十多年前,贵祥就是我的偶像。我们生长在同一个村庄,他村东,我村西。我们读书在同一所学校,他高二,我高一。

在学校,他出类拔萃。字体洒脱俊朗,文章优美犀利。对我影响很大,让我终身受益。

在村里,他是领头的大雁。虽然我们两家相隔一里多远,但我踏雪冒雨也要跑到他家去玩。他家坐北朝南,父母住堂屋,他住西屋,东屋是厨房。出门是大路,路南是水塘,塘边是柳树。有很多次夜晚从他家出来,贵祥都要打着手灯送我一段路程,怕我不小心滑入水塘。追忆往事,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我们一起演戏。演的是打土豪分田地。他扮演八路军工作队队长,身披军大衣,站到舞台中央,左手掐腰,右手挥舞,声音洪亮地宣布:将恶霸地主执行枪决!然后我们把戴高帽的家伙拉下去,在后台放炮鸣枪。台下黑压压的群众欢呼鼓掌,说演得太像了。

演出后,村里不少人议论,说贵祥这孩子将来有出息,那派头,那声音,那气势,一般孩子没法比。而我只是觉得,跟他玩有意思。现在明白,他始终吸引我的,是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他这种品质与生俱来,传承了祖上嘉风。他父母对人特别和气厚道,心地特别善良仁慈,在全村享有极好的声誉。两位老人有一种不可抗拒的亲和力,让我感觉他们就是亲人。半个世纪过去了,在全村一两千口人中,除了家人之外,我唯一铭刻在心的,只有贵祥的父母。他父亲话语亲切,母亲笑容温柔,我至今清晰如初。上文我脑子里突然闪现的春风秋水,也许是这两位老人幻化而来。

看到此处,你是否觉得扯远了?其实不然,这正是李贵祥书法创作的源头。他的开阔视野,他的达观爽朗,他的侠义心肠,他的悲悯情怀,已经与他的父母以及他的书法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故曰:字如其人,旷朗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