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入汛以来,延津县僧固乡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多层次、多措施、多渠道开展防溺水工作,进一步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政府学校齐宣传。坚持防范在先,多手段宣传防溺水知识。利用微信群、广播、“云上延津”App等高频次发布防溺水相关信息,利用公开栏、条幅等载体大力宣传,实现宣传全覆盖,使防溺水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及时关注学校暑期安排,与学校联合,组织网格员深入大街小巷发放《致家长和学生的一封信》,教育学生家长履行监管责任,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截至目前,开展防溺水知识讲座1场,集中宣传活动5次,出动宣传车20辆,悬挂横幅200余条,发放宣传单页1万余张。
织密网格强排查。调整充实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压实责任,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网格,明确网格员职责,加强对辖区内坑塘、河流等水域警示标志、防护设施、救生工具等设施的排查,建立台账,逐一整改销号,坚持重点水域每日一检查、每日一整改,确保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目前,已排查全乡水塘、河道等重点水域84个,设置防溺水警示牌170个,配备救生圈44个、救生衣44件、救生绳44条、竹竿若干。
加强巡查重管控。辖区84处水域明确巡防责任人,坚持每天对水域进行巡查,重点检查水域救生圈、警示牌、竹竿、长绳等救援设备是否完好,防止中小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现象发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成立由包村民警、村干部、志愿者组成的联防联控巡查队,多次组织人员开展巡河,监督水域巡防员责任落实情况,确保防溺水工作开展持续抓、抓持续,杜绝“一阵风”,切实凝聚起防溺水工作安全共识,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目前,各志愿服务站平均组织巡河服务100余次。
(李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