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今年以来,延津县潭龙街道通过科学谋划推动、上下综合施策、全员参与治理,凝聚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促进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升级。
强化领导“细”部署。潭龙街道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明确行动目标,落实主体责任,凝聚共识、同向发力,构建网格化责任体系,实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工作格局。
精准施策“明”目标。潭龙街道聚焦户厕改造,逐村成立专班,全力推进,开展改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行动,确保工作成效。聚焦人居环境重点区域集中整治,对村内巷道墙体广告、农户房前屋后的建筑垃圾、柴草杂物、黑臭水体、河内和沿河垃圾障碍物等开展全方位、全覆盖清理整治。聚焦沿街门店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开展联合执法行动,设置禁停标志,对违法建筑集中拆除,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聚焦污水治理,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筹措资金铺设污水管网,建设大三格化粪池,维修道路,推进人居环境迈上新台阶。
加大力度“广”宣传。潭龙街道通过召开会议、村内广播、微信群、宣传横幅等形式广泛动员,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发动群众主动认领、积极参与,实现从“冷眼观”到“动手干”,切实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营造全员参与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
持续整治“保”成效。潭龙街道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把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督查通报和台账销号机制,督促责任落实,杜绝全面落实整改、确保问题不反弹等措施流于形式,使长效管理机制能够真正发挥效力。
截至目前,潭龙街道完成2022年旱厕改造任务305座,建设村级公共厕所19座,配备垃圾转运车19辆,清理黑臭水体30处,清理生活垃圾576吨,建设标准化污水处理站1座,大三格化粪池4座。 (冯康利 郭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