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
      
18号援沪急救车组的四位共产党员
忘不了市二院那辆功臣急救车

刘萍 王溪鹭 李振根 文/图

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院)急救中心有一排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急救车。如今,该院呼吸科医生王川川,护理部的刘艳玲,司机赵新超、周新国几个人,每天上班时都要习惯性地向急救中心门口的那排急救车看上一眼,确定一下曾经陪伴他们圆满完成援沪使命的功臣急救车是否安好,就像驰骋疆场的骑兵永远忘不了曾与之朝夕相处的战马一样。

上海,我来了

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的召唤。

4月25日,市二院共产党员王川川、刘艳玲、赵新超、周新国带着一辆负压急救车组成车组,与我市另外4个车组一起加入河南援沪医疗转运总队,市二院车组在援沪医疗转运总队50个车组中编号为18。

这4名共产党员均具有丰富的急救转运工作经验,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掌握了转运流程、区域路况和转运路线,奠定了打赢这场转运战的基础。

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防护,是转运危重新冠患者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市二院18号车每次转运患者前,所有人都要检查防护服穿着是否到位,确保安全后方可出发。在援沪一个月的时间里,18号车组的4名共产党员尽管经常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打交道,最终仍然实现了零感染。

万里,任驰骋

4月26日来到上海后,在援沪医疗转运总队和新乡转运支队的领导下,18号车组连续奋战一个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中,18号车组的共产党员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吃苦耐劳,不惧风险,日夜奋战在新冠肺炎患者转运救治第一线。

在驰援上海战疫期间,18号车组负责普陀区光复路方舱医院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及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转运任务。他们先后参与转运、救治患者138人次,出动负压急救车91次,行程达5000多公里。

急救车纵横驰骋在黄浦江两岸,急救车里的共产党员令行禁止、斗志昂扬。

困难,脚下踩

援沪期间,市二院4位共产党员真正做到了生活低要求、工作高标准。

4月30日,18号车组在普陀区光复西路2739号跨采方舱执行24小时值班任务。他们多次出诊转运患者,回来后实在太累了,也没有对休息场所提出额外要求。方舱休息室数量少且方舱工作人员工作量大,他们不想给当地工作人员增加额外的负担。大个子王川川发现睡垫不够长,就在自己的脚上套个塑料袋,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儿,为下一次紧急出诊做好准备(如图)。

司机周新国今年已经54岁,天气炎热,每次出诊回来,他都会累得腿脚发软。但他始终不怕苦不怕累,一直坚持到最后。

5月5日5时36分,18号车组接到跨采方舱调度组紧急通知,有一位84岁合并多基础病患出现昏迷,需要协助抢救及转运。他们立刻穿戴好防护装备,前往跨采方舱三楼病区。到达病区后,协助其他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心肺复苏抢救,及时与指挥部及利群医院急诊科联系,并安抚患者家属情绪,由当地医生陪同转运。转运途中,他们持续给予患者胸外心脏按压、强心、升压药物等抢救措施,司机在最短时间内把患者送达利群医院急诊科,在与急诊科值班医生交接后,及时返回跨采方舱继续待命。

拼自己的命,救患者的命。18号车组共产党员这样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沪期间,他们的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压力,但救死扶伤的革命意志永远激励着他们坚定逆行。有些感人的场景,他们留下了珍贵的照片,援沪的宝贵经历铭刻在他们的心底,激励着他们决胜浦江两岸,激励着他们援沪归队后,和市二院全体医务工作者一起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