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心这个概念,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为什么夏季要养心,而不是其他脏腑呢?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就有答案:“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夏季是四时之中阳气最盛的,心同样是人体“阳中之太阳”,天人相应、二者同气相求。所以,心气通于夏气,心气既能受到夏气的滋养,也可能受到夏气的侵扰,所以夏季养生需要注意。
首先,要警惕汗出太过易“伤心”。夏季高温易出汗,“心在液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人体的阳气蒸发津液从汗孔而出,叫做汗。出汗的主要功能,其实是散热和调节体温,而不是现代人常说的排毒,也并非出汗越多越好。“汗血同源”,汗出过多就容易让心阳、心血受损,可能诱发心病宿疾。再进一步,“气随津脱”,同时耗伤了心阴心阳,就可能出现心源性猝死,中医叫做心阳暴脱。
所以,夏季出行,希望大家要注意量力而行。喜爱运动的朋友,要避开烈日当空的午间时间,选择清晨或者傍晚为宜,注意运动后应以神清气爽为佳,如果运动后感觉疲惫应减少运动量。
其次,心的生理特性是“心火宜降”,从阴阳交感的角度来看,脏腑位置在上部的,功能要往下降,才能与下部脏腑交感。心的阳气最多,心气通于夏气,夏季暑盛,心火一旺就会容易出现心火上炎的表现,例如,心烦、失眠、多梦、口舌生疮、舌尖红绛、口干舌燥等问题。可以适当吃点苦瓜、绿豆汤、西瓜来消暑清火。但是上火也分“虚实”。不能理所当然的直接吃寒凉的食物或者喝凉茶给自己“下火”,特别是婴幼儿、经期女性、体弱阳虚这类人群,需经辩证之后对症食用。
那么,夏日养心要怎么养呢?
午睡很重要。中医指的午睡与午时相关,午时指11时——13时心经当令之时。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午时阴生”,人体也要顺应天地气机从阳入阴,此时最好的养生方式就睡觉。小睡30分钟至1小时可养心,如果睡不着,闭目养神、放松身心也有好处。
如果有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的问题,可借助“心气通于夏气”这个好时机,进行合理的调补。
心气虚,多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脸白、舌淡、心悸、精神不振、嗜睡、胸闷等问题,可用人参;心阳虚,则是在心气虚的基础上,会出现畏寒肢冷、或者遇寒症状加重的表现,温心阳最常用的就是桂枝、附子;心血虚,则与西医所说的贫血大概有九成的重合度,表现为面色苍白、萎黄,舌淡、脉细、心悸心慌,适用的食药材就有黄芪、枸杞、桂圆、阿胶、当归等等。
这里的常见进补食药材仅供大家参考,临床上不少人的病常有兼证,建议还是找医生面诊调理为佳。
(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