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又是一年草青青

云清 (新乡市)

又是一年草青青,眼前总浮现出中秋的身影。它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十多年了,可它那调皮可爱的样子,仍然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给我留下许多难以忘怀的快乐回忆。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和老伴儿早早吃过晚饭,沿着河边小路散步,看悠悠闲云飞天,听即将归巢的鸟儿唱晚,欣赏黄叶漂落时,在空中展示出的美丽舞姿……一阵微风吹过,小河中的涟漪,泛起丝丝凉意,提醒我们该是回家的时候了。在小桥的下坡处,我看到一小片绿叶在移动,好奇心驱使我驻足低头细看,啊!原来是一只小蚱蜢。我心想,已是仲秋时节,天气渐冷,小蚱蜢怎么过冬?恻隐之心顿起,于是,我把它捡起来带回家中。

回到家,我把它放在手心里细细打量,只见这只小蚱蜢瘦瘦的体形,通身碧绿,简直像一块美玉。它尖尖的小脑袋上两根触角像天线一样,脑袋两侧一双小眼睛鼓鼓的,还有一对薄纱般透明的翅膀。它扎煞着翅膀想飞,可怎么也飞不起来,呈现出一副惊恐不安的样子。我把它捏起细看,原来它失去了两条大腿。没有大腿的助力,想起飞,无论怎么努力也是枉然。我不忍心再看它痛苦的样子,赶快把它放在阳台的花草叶子上,立即到厨房取片白菜叶子喂它。没想到饥饿使它忘记了一切痛苦,花叶子竟然被它吃出了一个圆圆的洞。我忙把手中的菜叶子喂给它吃,并告诉它以后这就是你的家了,安心在这里生活吧。

第二天一早,我把菜叶子洗好拿去喂小蚱蜢,可怎么也找不到它的身影,只好先把菜叶子放在花草上,去清理它吃剩下的残叶。大概是它被新鲜的菜叶子味所吸引,小脑袋从花叶子下边钻了出来。我轻轻告诉它:“小蚱蜢,快吃吧,吃饱了好学本领,等明年春天,我送你重回大自然的怀抱,和你的伙伴们聚会好吗?”每次给它喂食时我都和它说话,为了方便和它交谈,我给它起名叫中秋,因为我是中秋节那天把它捡回家的。慢慢的,中秋会和我互动了,我到阳台上只要轻轻一喊:“中秋”,它就会发出“咋咋”的声音,我便知道了它的位置。每当此时,别提我有多开心了。

中秋的食量很大,它一次能在菜叶上吃出两个一元硬币那么大的圆洞。它精力特别旺盛,一天到晚不知疲倦地爬动。有一天我到处找它却不见踪影,于是轻轻喊一声:“中秋。”隐隐约约听到天花板上有“咋咋”的声音,抬头一看,天哪,它竟然在天花板上趴着。

中秋不只是淘气,它还会唱歌。它的歌声是用翅膀摩擦发出来的,虽说歌词简单,“咋吱,咋吱,咋咋吱吱,咋咋吱”,但却是一首完整的歌曲,有序曲,有高潮,还有尾声。歌声旋律也很简单,但节奏明快,是那样的纯粹自然,给人以美的愉悦。它累了就趴下休息,用它的触角摆出各种造型,这让我很惊奇,不由得发出赞叹:“中秋,你真棒!”我会情不自禁给它鼓掌。

有时候中秋会爬到水果盘子里,趴在水果上,一动不动地凝视着远处,不知道是想念朋友,还是惦记朋友怎么熬过这寒冷的冬天,或是在考虑什么新的计划。总之,它是那样的专注,让我看得也会想入非非。

不承想,到了元月中旬以后,不知为什么,中秋慢慢失去了青春的活力,好像有点儿懒惰了,不再满怀好奇爬高上低进行新的探索了,看到我也不那么欢快了。以前,它看到我不是左右摇摆,就是原地打转转;我一伸手,就会爬到我手上,在手指间不停地钻来钻去,还会在我手心里跳舞,给我的生活增添很多乐趣。现在,它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不仅食量减少了,一身漂亮的衣服也开始褪了颜色。我不知道它得了什么病,心里很着急,可又找不到昆虫医生,只有很无奈地看着它一天天的消沉,我多么希望它能振作起来,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将它送回大自然。

中秋在我家生活了三个多月的时候。一天早起,我给它喂食,怎么喊,它也没回应。最后我在花叶子下边发现了它,轻轻地触摸它一下,它依然一动不动。我伸手把它捏起来,它的身体已经僵硬了。真没想到,中秋就这样悄悄地离开了我,顿时我感到很失落、很难过。

我小心翼翼地把中秋放在一个小盒子里保存好,到春天,待青青小草长到半尺深的时候,把它葬在了茂密的草丛里。希望它能听到同类们的欢歌笑语,不会寂寞。

虽然中秋已经离开我们十多年了,可是,它那调皮可爱的样子,依然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给我留下许多难以忘怀的快乐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