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受限制、饮食受影响、作息不规律、情绪浮动大、药物调整难……疫情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竟然这么大吗?
全国内分泌科普教育者、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靳素梅指导糖尿病患者做好自我抗疫。
饮食篇
科学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饮食上以三餐规律、按时按量、清淡为主。
时间上要规律:早餐时间可控制在7时左右,午餐时间在12时左右,晚餐时间尽量控制在19时之前。
主食搭配要合理:米、面不要过于精细,要适量添加粗杂粮。
副食搭配要全面:畜、禽、鱼、虾、奶、蛋、大豆等优质蛋白质配合要兼顾;蔬菜餐餐有;水果食用有要求,血糖控制达标后要限量;购买食材时注意看营养标签,限盐、油,少食腌制、油炸及烟熏食品,烹调方法以蒸、煮、炖、汆、拌为主,进餐时细嚼慢咽;足量饮水,每天12种食品,每周25种食品,正所谓“荤素搭配、粗细兼备”。
运动篇
“管住嘴、迈开腿”。运动是良药,保持适度的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手段之一。
病情平稳有活动能力者,建议餐后一小时后进行运动,每天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60分钟内,快走、慢跑、骑车等有氧运动均可,每周选择2次阻抗运动,如哑铃或俯卧撑等刺激肌肉锻炼。
运动前需进行血糖监测,如果血糖>13.9mmol/L,或有中高水平的血酮、尿酮时不建议运动;血糖>16.7mmol/L且无血酮、尿酮,补充水分后,在自我感觉良好时,谨慎进行运动。
使用胰岛素或服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运动时可携带葡萄糖粉或糖块以防低血糖,注意选择合适运动场地,避免人群集聚,穿舒适鞋袜,确保运动安全。
药物篇
坚持正确用药是糖尿病治疗的武器。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药物作用时间合理安排进食,避免部分药物服用后因不按时进餐而出现血糖波动。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务必在药物用完前一周备足药物。糖尿病患者长期与药物相伴,用药期间不可擅自停药或自行更改治疗方案,有特殊情况及时与专业医生联系,避免高血糖和低血糖等带来的急性并发症。
监测篇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血糖的重要方式,疫情下更是成为糖尿病治疗的有力保障。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血糖监测时间点需注意问题。三餐(早、中、晚)前、三餐后2小时以及睡前、夜间2时~3时,分别进行血糖监测,并做好记录。有条件者可进行14天连续血糖扫描监测,特殊情况下,如出现明显的饥饿感、出汗、手抖、口渴、乏力、嗜睡、情绪改变等,要随时监测血糖,预防低糖尿病并发症;必要时及时就诊,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情绪篇
烦躁、焦虑、激动、恐惧等不良情绪易造成失眠、血糖升高,高血糖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同时更易合并感染。疫情形势下,情绪焦虑是正常现象,糖尿病患者更应及时调节。可以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与家人朋友多沟通联系,上网浏览资讯时应多关注正面报道,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放松心情,必要时可求助心理医生。
敲重点
情绪稳定、保持充足睡眠、提高免疫力是治疗疾病的基础。
谨遵医嘱,居家做好个人防护及血糖管理,是让糖尿病患者远离病毒的关键。
(段桂洪 宋鹏翀 靳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