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
      

重视肺部结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两年,关于肺部结节成为很多人谈论的话题。在人们的印象里,肺部结节是近几年的热门,到底什么是肺结节?为什么感觉这些年肺结节的病人越来越多了?肺结节是不是就是肺癌?该怎么治?我们就这些问题和大家聊一聊。

什么是肺结节?

肺部结节通常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0毫米的类圆形密度增高影,可单发或多发,可以由许多原因引起,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结核、肉芽肿等,也有一部分肺结节是肿瘤或癌前病变。虽然肺结节不等于肺癌,但是要判断它的性质也不容易。

为什么感觉现在的肺结节病人越来越多了?

其中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是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重视健康,都去定期体检,检查的人多了,发现肺结节的人也就多了。第二,现在检查的设备越来越先进,主要是高分辨率CT的应用,可以把直径1毫米~2毫米的结节都检查出来。

肺结节有什么症状?

肺结节本身大多没有症状,一般在做胸部CT检查时可发现,在CT检查报告单上,可以注意到有关肺结节的描述。依照结节直径,直径<5毫米者称为微小结节,直径为5毫米~10毫米者称作小结节。根据结节密度,可分为实性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后者又包含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在管理肺结节时,医生认为,肺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但也有部分需要长期进行复查、随访,从而除外恶性病变。

肺结节是不是就是肺癌?或者说是离癌不远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王俊研究表示:我们平时体检发现的肺结节,90%以上都是良性的、无需处理的结节。据调查,高危人群筛查中,1/4(20%~30%)可以发现肺结节,但是90%以上都是良性的。因此,大家不必过于慌张,但也不要过于麻痹,因为毕竟还有一小部分是恶性的,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发现肺结节我们要遵守以下3个步骤:1.莫惊慌。肺结节≠肺癌,过度紧张有害身心。2.看专科。带相关影像资料,到经验丰富的胸外科、呼吸专科就诊。3.遵医嘱。按规范随访观察,或进一步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误诊误治。

肺结节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肺结节是提示肺部有隐匿性恶变的信号,其诊治涉及到呼吸内科、胸外科、医学影像科等多个科室。2017年,美国Fleischner肺结节指南建议,肺结节患者最好在多学科门诊就诊,由多学科专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诊治方案。因此,发现肺结节,一定选择正规的医院,选择针对肺结节的多学科会诊,针对个体情况,订出最科学的解决方案。

对于怀疑肺癌的实性结节,需要尽早接受规范处理;而磨玻璃结节尤其是纯磨玻璃结节,可根据其发展选择适当的时机行手术治疗;如果实性成分超过5毫米~8毫米,可以行微创手术切除;如果是良性结节,或者恶变几率较低,专家会根据个体结节情况,给予定期复查的建议。

多发性肺结节就是肺癌晚期吗?

近些年,以多发结节为表现的肺癌越来越多,约占肺癌的20%,分为多发实性、多发磨玻璃结节,临床处理起来很棘手。过去大多数人认为,多发实性结节是转移癌,即为晚期癌,没有手术机会。如果要明确诊断,需要双侧开胸,创伤巨大,患者也大都拒绝。但现在有了让患者容易接受的胸腔镜手术,取代了开胸手术。手术后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结节分布两肺,彼此之间病理亚型不同,淋巴结阴性,属于多原发早期肺癌,所以说,胸腔镜手术使部分“假晚期”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机会。

如何处理多发磨玻璃结节?切得越多越好吗?

多发磨玻璃结节一般多是原发早期肺癌,微创手术效果很好,所以,我们治疗的原则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切除肿瘤。但是,人的肺是不能再生的,有的结节位置很深,如果切除彻底,会造成肺组织被切除过多而造成呼吸功能受限。我们治疗的最终目的不是结节的切除,而是延年益寿,所以,我们应更加客观理性地考虑患者生活质量,切掉危险结节即可,不必追求切净结节,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

另外,在市第一人民医院肺结节多学科门诊中,经常见到有以下误区的患者:

1.不重视、不复查、不随诊;

2.过度担心X线辐射;

3.不保存影像资料;

4.盲目吃药消炎;

5.盲目PET-CT检查;

6.过于频繁的复查。

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肺结节,针对肺结节,我们要做到:重视正视不漠视,科学应对不纠结。

最后要强调的是,肺癌防治离不开“三早”:早筛、早诊、早治。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