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
    
市公安局情指中心副主任肖轶涛:
累倒在防疫一线的幕后英雄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

就在“五一”假期第二天、防疫最吃劲的阶段,那个带领干警成功研究出“公安机关疫情数据处理系统”“干起工作不要命”的肖轶涛,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一如往常的通宵达旦,5月1日凌晨两点,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作战大厅灯火通明,信息海量般“刷刷”闪过,干警们或飞速敲击键盘,或紧盯电脑逐一记录。

10分钟后,在大厅角落里,想起身活动下筋骨的肖轶涛突然“断片”,眼前漆黑,脸色惨白,倾倒在地。就在前半夜,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他带领干警筛查了三大通信运营商提供的2.3万个数据,接打了数百通电话,不休不眠、水米未沾。

“高压248!低压142!”120急诊医生边抢救,边埋怨:“这么高的血压,再晚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一)

紧急治安案件、严重暴力案件、重大灾害事故……在这些极具危害性的事件中,快速做出反应,快速调度警力。成立于2019年的情指中心可谓公安机关一个“中枢机构”,已有9年党龄的80后干警肖轶涛,是中心的业务骨干,是班子里最年轻的副主任。

家中排行老三,“干起工作不要命”,肖轶涛素有“拼命三郎”之称。

春日牧野,景色如画,如千万个奋战防疫一线的党员干部那样,“拼命三郎”的春天注定要在疫情防控中度过、在守护群众中度过。

对接疫情防控指挥部、大数据局、三大运营商以及县(市、区)公安分局,当新一波疫情来袭,情指中心成为全市公安系统疫情防控的“外联枢纽”,他的肩头又压了一副更重的担子——市公安局疫情防控指挥部联络人,“拼命三郎”也有了新内涵——“防疫战线拼命三郎”。

(二)

奋战在智慧防疫的“隐形战线”,肖轶涛和“肖轶涛们”日夜鏖战不懈怠,山静无音水自流。

他们以奔跑的速度,在生命与时间的赛道上竞技,以博浪的姿态,在信息与数据的海洋中遨游。每日少则数万条,多则20万条,在限定时间内,既不能漏掉,又不能重复,还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集纳有用信息,迅速发至基层。

早上7点准时办公,中午常错过饭点,汤汤水水,凑合一顿,午后小憩如“蜻蜓点水”,眼皮一抬接着干活,整夜未眠更是常态。接打电话,呈“井喷”势,每日少则上百通,多则五六百通,肖轶涛往往“边接打、边充电”。同事侯国勇说:“我每天晚上10点回家,轶涛就没走过我前头。”

“今日公案今日毕”模式彻底颠覆、作息全盘紊乱。接收紧急指令、核查海量信息、甄别疫情数据,反复协调、反复督促……一“波”紧张而繁琐的操作下来,肖轶涛仅仅走过这一“完美闭环”的三分之一。时至深夜,梳理归纳、反馈上报的环节,才刚刚开启……

(三)

关心他的“老大哥”、中心主任刘校保责怪他“不顾身体,不注意休息”。但每次接手新任务,迎接新挑战,他都跃跃欲试,兴奋不已,“单位就是家,工作当乐趣”。

当公安技术与防疫流程“相遇”,如何实现“提速、便捷、精准、全覆盖”?如何让数据“跑赢”病毒?即使不该肖轶涛值班,他也会“猫”在角落里,深沉思考,比对数据,设计程序,反复试验。

也得益于2020年主管防疫工作的经验积累,肖轶涛大胆探索,成功研制了“市公安机关疫情数据处理系统”。据统计,今年3月以来,他带领干警核查处置各类涉疫数据26万余条,排查外地来新返新重点涉疫人员3.8万余人,查清密接、次密集人员3000余人,指导基层对7000余名相关重点人员采取了针对性封控措施。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浩如烟海,细如牛毛,秋毫毕现,无一遗漏。这套新出炉的“疫情数据处理系统”提速增效,功不可没,经优化组合已在全省推广。

(四)

晨曦微露,他亲吻酣睡的女儿,顾不上喝一口热粥,便匆匆离开家门。星光闪烁,他悄悄回到家,妻子已在睡梦中。

见到别的小朋友由爸爸接送,10岁的女儿眼巴巴地问:“我爸爸呢,他还在开会吗?”

女儿的生日快到了,他答应买一个大大的漂亮蛋糕送给她。但到了那一天,直至凌晨,他才想起和女儿的“生日之约”。慌里慌张的他连警服都顾不上换,急忙跑回了家,只见蛋糕旁压着一张字条:爸爸,蛋糕我们早已准备好了,其实就是想让你陪我过一次生日,但是你太忙了。

那一瞬,愧疚、感动的热泪,在他的眼眶打转。

病房静悄悄的,病中的肖轶涛仍牵挂电脑里“冷冰冰的数据”。面对记者和同事的探访,他急切地询问工作进展,全然忘了医生严厉的忠告“这样的情况可能还会发生,一旦造成脑部血管出血,将会是致命的危险”。

大疫之下,一年一度又春风。我市公安系统的“能力作风建设年”和“作风纪律大整顿”活动向纵深推进、向实处推进,为防疫等各项工作提供纪律保障。肖轶涛是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代表,也是参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平凡英雄。

这个“五一”小长假,有无数像肖轶涛一样的党员干部执甲卫城,为民前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