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
      
疼痛科针灸理疗室
穴位埋线 巧治便秘

便秘是常见的一种疾病或者疾病的伴随症状,生活中很多人会自行尝试各种通便药物,但效果往往不理想,甚至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C大姐大便不畅5年,为了对付便秘,她尝试了各种通便药物,效果欠佳。后来C大姐又尝试喝通便茶,每日一包,排便效果不错,可是一旦不喝,便秘症状就“打回原形”了。做肠镜检查,显示结肠黏膜黑变病。

经朋友介绍,C大姐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针灸理疗室就诊。医生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并叮嘱她停用任何通便药物。第一个疗程内C大姐反馈,排便时间明显缩短;3个疗程后,C大姐的排便已基本恢复正常。

便秘可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前者主要有直肠肛门及结肠病变、肠肌力减退、内分泌、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和化学品因素等。后者主要指除以上器质性疾病所致的便秘外,还分为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和混合型,表现为大便秘结不通,患者粪质干燥、坚硬,排便艰涩难下,常常数日一行,甚至非用泻药、栓剂和灌肠不能排便。

祖国医学认为,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和降。人们平素的饮食水谷,需经过脾的运化输布、胃的腐熟受纳,最后才能变成糟粕传输至大肠,排出体外。C大姐常喝的通便茶与泻药里面常含有大黄、番泻叶等性味苦寒的药物,易损伤脾胃,导致运化水谷失常,从而使肠道传送失司,引起大便不畅。

穴位埋线是源于针灸的穴位持续留针法,通过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弱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其机制主要是通过羊肠线,对穴位的物理性与生物性刺激而达到治疗作用。羊肠线对相关穴位的持续刺激,可以增强肠道平滑肌的张力及兴奋作用,促进肠蠕动。穴位埋线疗法主要优势病种是内科的胃脘痛、肥胖病、腹痛、面瘫、便秘,外科的腰腿痛等。

疼痛科针灸理疗室提醒患者

1.长期服用蒽醌类的刺激性泻药,是导致肠道黑变的原因之一。故不要滥用刺激性泻药;2.穴位埋线对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3.平时应坚持体育锻炼,忌久坐少动;4.畅情志,饮食荤素搭配均衡,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