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冰雪运动已经逐渐成为很多人喜爱的运动,大众在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重视预防冰雪运动带来的损伤。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副主任医师王俊波提醒大家,相比普通运动项目,冰雪运动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而且多以重伤和联合伤居多。以滑雪为例,单板滑雪容易伤肩和脊柱,而双板滑雪则易伤膝关节。据相关研究表明,不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普通冰雪爱好者,膝关节和踝关节都是冰雪运动损伤的易发部位。
冰雪运动对力量、耐力、灵敏、平衡等多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运动时,身体移动速度很快,易发生碰撞,受伤风险明显增加。在冰雪上不容易保持平衡,一旦重心控制不好,极易发生碰撞或摔倒。冰上运动时,一旦身体失去重心,跌倒摔落在坚硬的冰面上,很容易造成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扭伤甚至下肢骨折。如果摔倒时,出于自我保护本能,用手撑地,还可能造成上肢关节扭伤、脱臼和骨折等。
在进行冰雪运动前,一定要精力充沛,调整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注意保暖,防止冻伤,冷风会对皮肤造成刺激,雪面上的强烈紫外线会使皮肤灼伤,脸部要涂抹护肤品,做好防护。
在选择贴身内衣时,尽量避免使用棉制品,因为棉制品吸水性较好,会大量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液且很难在短时间内蒸发掉,会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由于雪地的反光效果强,建议佩戴护目镜以避免阳光反射造成的灼伤。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机能下降,在进行冰雪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比如快走、慢跑、伸展运动等;如果运动前不做充分热身活动,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
此外,进行冰雪运动需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一定要戴好护具,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防止伤害他人。要提前了解运动场地情况,不要轻易尝试高难度、高速度的冰雪运动。不在冰雪场地上奔跑、打闹玩耍,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一旦发生意外损伤,请立刻求救,损伤疼痛部位不要乱动,注意肢体远端保暖,同时注意周围环境,避免二次伤害。
冰雪运动急性损伤,需谨记以下原则:保护、适当负荷、冰敷、加压、抬高。
保护:即保护受伤部位,避免二次损伤。尽快将患者转移出赛道,不要让患处出现与导致受伤相似的动作,并进行伤口的早期处理,对于颈腰部、关节损伤应尽早保护固定。
适当负荷:主要是针对患处的限制活动,肌肉及韧带损伤后,局部制动休息是关键。制动休息期间逐步进行适当的活动,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同时可有效减轻疼痛和出血。
冰敷:早期患处冰敷可以减少出血、缓解疼痛等。每次冰敷控制在15分钟~20分钟,间隔时间为1小时~2小时,避免长时间冰敷导致冻伤。
加压:一般在受伤后的24小时~48小时内实施,常使用加压绷带包扎伤口,加压要从远端向近端一层层包扎。加压能够限制患处进一步肿胀,切记不要包扎得过紧,加压可以与冰敷同步进行。
抬高: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患肢抬高,使受伤部位放置于高于心脏水平的地方,利用重力帮助血液及组织液回流,减少受伤部位肿胀,缓解疼痛。
现场急救时,出血对于冰雪运动相对少见,如不慎发生,首先应当进行局部压迫止血,在四肢部位,也可以使用皮带等制作止血带,在损伤部位近端加压,直到出血得到控制。
对于头颈部及脊柱的外伤,要等待专业救援,因为救援不恰当造成的二次损伤可能比原始的损伤更加严重。
对于胸腹部来说,肋骨骨折相对多见,无论滑冰还是滑雪,手机、钥匙等物品尽量不要放在肋骨区域的衣服口袋中,避免摔倒后肋骨被硌导致骨折。腹部脏器的损伤相对少见,如果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胸腹部的问题,可以尝试咳嗽几下,如果咳嗽时存在疼痛不适的地方,有可能该部位发生了损伤。骨盆和四肢的损伤,在进行简单固定后,要尽快就医。
王俊波提醒大家:冰雪运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刺激性、挑战性和一定的危险性,大家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注意自我保护,避免运动损伤。
(段桂洪 宋鹏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