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史话抗疫

赵桃山 (新乡市)

伟大的民族精神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升华。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抗疫斗争中,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伟大精神总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步而发展。

根据文献记载,最早形容传染病的恶疾叫“疠”,意思是传染性极广的病症。

“瘟疫”一词最早见于葛洪《抱朴子微旨》:“入山侧使猛兽不犯,涉水则令蛟龙不害,经瘟疫则不畏,遇急难则隐形。”

历史上瘟疫的肆虐大多发生于自然灾害或战乱发生后,还有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的。如《吕氏春秋》之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瘟疫的特点是来势汹汹,发病快、致死率高、传染性极强。有些病毒潜伏期还很长。历史上有好多人开始不知道自己得了瘟疫,按常规病治疗,结果一拖再拖,到最后不可控制。在古代,瘟疫的传播往往是家庭性的,一人传一家,一家传一村,再往外扩散,待到引起统治者重视时,已经失去了最佳控制时间。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大小瘟疫发生过300多场,平均约15年左右发生一次。大的瘟疫发生过5场,次次都充满着血泪,险些导致人类灭亡。史书上都是用“尸横遍野”来形容的。

一是东汉末年的大瘟疫。东汉末年由于连年战乱,导致大瘟疫流行频繁。据统计,汉桓帝时全国发生大瘟疫3次,汉灵帝时5次。到了东汉末代汉献帝的建安年间,瘟病更加泛滥。据汉末文学家曹植在《说疫气》中描述:“建安二十二年,疫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疾之丧”,可见当时之惨象。

二是西晋南北朝时期的大瘟疫。三国之后,西晋统一河山,然而这个“得国不正”的王朝,并未能结束东汉以来的纷争,战火仍然不断,几乎年年都爆发大瘟疫。史载:“东晋太元元年,冬起大疫,多户绝者。”而当时之北方,由于胡乱,甚至已经到了“饥疫并行,人民易子而食”的地步。

三是明末大鼠疫,又称“京师大瘟疫”。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首先在山西爆发,由于时值闯王李自成起事,加之满清与明军频繁交战,导致瘟疫在华北迅速蔓延。终于传入京师,造成京师人口大量死亡。史载:“街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二十余万矣。”这也是京师失守、崇祯自缢殉国、明朝宣告灭亡的原因之一。

四是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曾有过3次鼠疫大流行,第三次是在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这场鼠疫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首次爆发,此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事,鼠疫得以迅速蔓延,并且以意想不到的速度传遍了全世界。前后不到50年,这场鼠疫已经散布到了所有人类定居的大陆。在亚洲,就有1200万人死于这场瘟疫。据世界卫生组织透露,这场瘟疫一直延续到1959年才逐步终止。

五是东北鼠疫。1910年10月,日落西山的满清遇到了和明末一样的困境。始发于沙俄的鼠疫,沿中东铁路,传入了我国东北。尽管清政府下令严防,但由于防疫不力,鼠疫还是在东北全境迅速传播,仅在哈尔滨一地,每天就有80多人死亡。这场大瘟疫在东北肆虐6个多月,造成6万人死亡。

“大疫必出名医”。在东流末年大瘟疫中,医圣张仲景弃政从医,救人无数,著名的《伤寒杂病论》问世,为后人抗疫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在东晋名医葛洪的《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医著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在明末大鼠疫中,也涌现出了一位不朽的医学家吴又可,江苏吴县人。他从研究疫源潜伏期入手,救了无数病人,撰写了我国首部传染病专著《瘟疫论》,成了我国治疗传染病的先驱。在1916年东北大鼠疫的抗疫过程中也涌现出一位良医伍建德,是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被清廷委任为全权总医官赶赴哈尔滨。他到哈尔滨后立刻解除了原沙俄提供的陈旧防疫措施,清理了鼠疫源头,重新组建了各级防疫组织,颁布了新的科学防疫法规。并且顶住了当时世俗压力,推行了尸体焚化制度,极大地遏制了疫源。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疫情,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只有团结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才能最终战胜病毒。坚信在我们这个百炼成钢的政党坚强领导下,共同努力,携手同行,春日的暖阳必将驱散疫情的阴霾,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