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精神的战斗

雒心宇 (新乡市)

从小康家庭到坠入困顿,每天在店铺和药店的循环往复之间看清世态炎凉;从绍兴到南京学洋务,在奚落和排斥中与亲人分离;从中国到日本致力医术,在外国人的歧视中发现国人的麻木不仁;从彷徨到呐喊,在铁屋中振臂要挽救将昏睡入死的民族。他就是这样,在那特殊的年代承担着让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与压力。但即使这样,他依旧没有忘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用一生诠释他那“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上小学时,就已读过鲁迅先生好几篇杂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鲁迅先生的喜爱和敬仰也越来越多。他的文章就如他自己所言“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从他笔下封建迷信却渴望幸福的保姆长妈妈,到经历苦难但被世人所鄙视的祥林嫂,再到被残酷抛弃于社会底层的孔乙己。他用一幕幕悲剧,让人们对社会有所认识和思考。他在《药》和《阿Q正传》中对封建思想毒害人们精神、钳制人们头脑进行了猛烈批判。他的文章总可以让我切身体会到那些人的不幸与来自时代的苦难,我想这大概就是他“战斗”的意义。

鲁迅先生的作品不仅仅属于他那个时代,更属于所有的时代。或许有许多人觉得那苦难的日子早已离我们而去,华老栓一家、阿Q的悲惨与时代之黑暗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我看来,总是沉迷于世间之美好,可能会让我们渐渐失去承受苦难的能力,也渐渐认为那些美好是理应属于我们的。再走进鲁迅的杂文中,无情的揭露、愤怒的控诉、尖锐的批判、辛辣的讽刺、机智的幽默、细致的分析,总会让我头脑为之清醒,拥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就如《老人与海》中所写“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鲁迅对于自己生命中的苦难从不畏惧,总是敢于直面它、消灭它。他的精神,这无所畏惧永远走在战斗路上的精神,或许比那些文章更加珍贵。

从少年到青年,每次读鲁迅先生的文章,都会有更深一层的体悟。从被人血馒头所吓住,到对革命人深深的敬仰;从对祥林嫂的同情,到对封建礼教愚昧民众思想的叹息愤慨,我突然发现精神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一个人今后的方向和理想,是精神强大的世界一次次把我们指向光明的去处。在人们精神和思想出现扭曲时,人们会毫无作为、一事无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会轰然倒塌。而鲁迅先生正是因为意识到精神思想对于人们的重要性,才毅然决定弃医从文,从挽救国人病痛的身体到“以笔为手术刀”去修复塑造民众富有生命力的精神。

鲁迅先生用战斗的精神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还在读书的我们,或许还没办法完全感受到那强大的力量,但我相信这种精神会在我们人生路上有难有苦时,支撑我们前行。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愿人生之旅,曲曲折折时,你可以拥有与苦难战斗、乘风破浪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