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
      
市二院专家告诉您——
宝宝发育迟缓怎么办?

每个孩子都在父母的期待中降临到这个世界,伴随着喜悦,也夹杂着忧虑。很多父母有过这样的担心:我的孩子为什么一直在睡觉?为什么刚一吃奶就睡着了?孩子经常有头后仰的姿势,正常吗?孩子不会爬就直接会走了,有什么影响吗?为什么孩子两岁了还不怎么开口说话?

殊不知,生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于健康的监测也应该是连续的。通过科学和系统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盲目乐观的家长发现存在的健康隐患,儿童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患儿出生后第14天,因为早产、吃奶不好、体重增长缓慢到市二院就诊。

宝宝出生时1900克,来院测体重2100克,半个月的时间才长了200克。医生首先应用DST(0岁~6岁小儿神经发育筛查)检测,提示宝宝发育落后。又对其进行Gesell发育量表检查,显示宝宝大运动及精细运动发育落后,社会适应能力不足。

经过医生的康复治疗、喂养指导,定期进行身高体重监测及神经发育评估等方法,如今宝宝4个多月了,发育得到了明显改善,俯卧位可以手支撑,仰卧位手可以抓握玩具,能逗笑,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反应良好。

市二院医生提醒孩子家长,孩子出生后一定要到儿科或儿童保健科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对于评估不合格的孩子,需要到康复科进行治疗。根据孩子发育状况先确定目标,然后制订治疗方案、实施治疗,最后进行再评估。

康复科和普通儿科病房的治疗方法有很大区别,普通儿科主要应用药物进行治疗。那么,在康复科会进行怎样的治疗呢?

1.物理治疗(PT)

主要包括理疗和运动疗法。理疗是利用电、磁、温度等各种物理因子进行治疗;运动疗法更着重于双下肢的粗大运动。举个例子,很多运动员在受伤后通过运动疗法重返赛场,我们的孩子也是,通过运动疗法在这里迈出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步。

2.作业治疗(OT)

作业治疗着重于上肢的运动功能训练。手的精细运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吃饭、穿衣、如厕、拿笔写字等。孩子们是否能实现生活自理、融入社会,作业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传统中医治疗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一系列传统治疗方法,比如针灸、推拿等来改善儿童的现状。

4.语言治疗(ST)

语言治疗的主要对象是存在各类语言障碍的孩子,比如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吞咽功能障碍。语言治疗师用特殊的治疗教育方法交给孩子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康复治疗师具有极强的耐心和爱心,在治疗的同时时刻与孩子进行互动,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医患关系,也是师生关系,甚至由于长久的陪伴,治疗师还担当起家长的角色,对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普通的孩子来说,吃饭、穿衣、跑步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但对于发育落后的孩子来说,完成简单的站立动作都会变得困难重重。

然而,治疗的过程是艰辛的,不仅治疗师要进行极具耐心的引导,孩子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来达到自己期待的目标。在这里,孩子们的汗水、泪水和口水沾湿了治疗师的衣服,而治疗师却埋藏了所有的辛苦,报以微笑、鼓励和安慰,让孩子在一天天的治疗中走向光明的明天。

专家介绍

王世全

康复科主任,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新乡医学院兼职副教授。1998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曾在北京市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进修学习。精于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外静脉营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了腰椎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等临床操作技能。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受到院领导及患者家属的好评。

(尚晓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