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案例经过
今年3月份,客户在工商银行某柜台办理存取款业务时,随口询问柜员是否可以由代理人持本人身份证件代办信用卡申请及启用业务,引起了柜员的警惕。在交谈中,银行工作人员得知该客户前不久收到短信称其工商银行信用卡透支消费,但该客户并不记得名下有这张卡。又经询问得知,该客户持有多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平时还将信用卡借给他人使用,因此,对于这条短信不以为意。随后,柜员对该客户名下信用卡持有情况进行了查询,发现客户名下确无此卡,客户方知收到的是诈骗短信。同时,柜员又对工商银行信用卡办理和启用手续及流程进行了解释说明,客户方知通过银行正规渠道办理信用卡的安全性,对工商银行的严谨态度表示赞赏,同时也表示以后在使用银行卡时要更加小心。
二、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信用卡短信诈骗案例。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快捷方便的沟通方式,但同时也催生了新型诈骗方式——网络电信诈骗。这种新型诈骗方式更加隐蔽难以追踪,覆盖面也更广泛。该案例中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注意,首先,消费者对如何正确保管和使用信用卡不够重视,信用卡与储蓄卡不同,不仅易产生信用风险,还易因小额免密支付等功能产生资金风险,因此,需妥善保存,尽量不外借他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在收到短信后,消费者并未第一时间进行核实,也是不正确的。最后,银行信用卡办理流程严谨复杂,账户开立相关业务一般不允许代理人代办,银行前后台层层核实,发卡与启用分离,会充分保障消费者的账户安全。
三、案例启示
站在客户角度来讲,妥善保护个人账户安全既是客户的权利,也是客户的义务。客户在开立银行卡时应及时学习和了解卡片功能和使用事项,做到重视银行账户、爱惜银行账户、保护银行账户,切忌随意丢弃和外借银行卡。更重要的是,银行从业人员应意识到,客户对银行卡普遍了解不充分,今后应加强对银行卡尤其是信用卡相关知识的宣传与讲解,多开口,多为客户普及金融知识,让广大消费者正确认识银行卡、妥善保管银行卡、合理使用银行卡,提高客户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真正做到为客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