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
      

防范非法集资 守住“钱袋子”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非法集资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一般有三大特点,即:非法性、利诱性、社会性。近年来较常见的非法集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设立互联网企业、投资及投资咨询类企业等组织吸收资金;二是以发行或者转让股权、债权,募集基金,销售保险产品等多种途径吸收资金;三是在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投资项目等商业活动中,以承诺给付货币、股权、实物等回报的形式吸收资金。

随着人民群众的反诈骗意识不断增强,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也在不断升级,甚至在报纸刊物、电视广告上报道自己虚构的投资项目,以此来蒙骗投资者,让投资者相信自己的项目是合法合规、真实存在的。非法集资的常见套路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免费赠送小礼品引诱投资者,甚至不需要当场认购投资,只要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不知不觉就上了非法集资的黑船。二是以高额利息吸引投资者,通过编造宣传回报率20%~30%的投资项目吸引人们的注意。三是为了扩大集资的规模,会对老客户带入新客户的行为给予高额奖励,这种行为极有可能成为非法集资的从犯,触犯法律。四是非法集资平台通过营业执照混淆金融牌照,把自己包装成具有正规执照的“正规”平台,但事实上,营业执照并不等同于金融牌照,贷款、理财、保险都是需要相应金融资质的。非法集资的套路让人防不胜防,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隐蔽性、广泛性和传播性更高,不仅直接威胁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社会安定,更危害到投资者的财产安全。作为金融消费者,需要从事实上分辨非法集资的手段,避免掉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一、认清本质与危害。非法集资往往以高利引诱客户,为客户编织起一夜暴富的美梦。刚开始时,非法集资者按时足额兑现一些投资者的本息,然后利用前期投资者的口口相传让后面的人相信其口碑,从而扩大投资规模,在达到一定规模后携款潜逃。人们要提高防范意识,面对高额回报、高额利润冷静分析,自觉学会抵制各种诱惑。

二、正确识别特点。通过编造虚假项目,签订虚假合同欺骗广大客户投资。特别是面对老年客户时,不法分子打着正规合法、创业创新、响应国家号召的旗子源源不断地从客户口袋中掏出钱款。对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不要盲目跟从,要理智分析其项目是否获得国家批准,是否合规,是否有承诺高回报等具有非法集资的特点。

三、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面对电子黄金、P2P、网络炒汇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名词,不要失去理性判断,不要盲目相信不法分子而投资不熟悉却高收益的产业。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投资者要正确认识自我风险水平,增强理性投资意识,依法保护自身权益,投资与自己水平相符的项目。

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当一些单位或个人以高额投资回报兜售高息存款、股票、债券、基金和开发项目时,一定要认真识别,天上不会掉馅饼儿,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人们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远离非法集资活动,选择正规渠道投资理财,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