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极端强降雨天气使我市农田大面积被淹,为有效解决农田排涝问题,实现雨停田干,延津县榆林乡按照市水利局统一部署,根据河长制治理有关规定,以提高河道防汛蓄水抗旱能力为重点,开展全域水系疏浚工作,在全乡编织起防汛水系安全网。
抓应急就是抓生产。“7·21”强降水导致榆林乡5.5万亩农田被淹,为迅速解决农田积水问题,榆林乡立即组织人员、机械冒着暴雨对榆林排进行疏通。经过3台大型机械24小时不间断作业,共疏通河道2000米,有效解决了沿线8000余亩农田积水问题。同时,疏通了夹堤村环村河至通郭村水排1000米,有效解决了4500亩农田积水问题。
谋长远就是谋发展。据介绍,文岩渠三支全长8.1公里,横穿榆林乡石堤村等6个村,辐射周边1.5万余亩农田,是该乡范围内第二长河。因年久失修、群众生态意识淡薄,文岩渠三支4/5以上河段河道被侵占,失去防汛抗旱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河道蓄水能力,榆林乡兼顾防汛、水资源、水文化、水经济的综合系统治理理念,开启文岩渠三支河道修复及清淤疏浚工作。他们走家串户,实地勘察文岩渠三支河道,并聘请了专家结合河道自然规律、社会要求对文岩渠三支进行全面规划,同时组织50余人、调动大型机械10余辆,用了一周的时间,疏通了域内8.1公里河道,可以解决1.5万余亩农田排水问题。
该乡副乡长谷天保表示,下一步,榆林乡将继续落实河长制要求,健全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河道畅通、河堤稳固、河岸亮丽,水下无堆积、水中无障碍、水上无漂浮、水边无垃圾,达到防汛行洪的安全目的,实现水生态宜居家园建设。
(张璐 董喻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