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暴张公园,是为了纪念我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两位先烈暴式彬、张希圣而兴建的以姓氏命名的公园。
暴式彬,男,字质夫,滑县人,1883年生。张希圣,男,字宗周,浚县人,1885年生。1908年,暴式彬、张希圣两位先烈和郭仲隗、韩立纶参加了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积极宣传革命,在豫北秘密组织革命武装,进行反清活动。
为推行孙中山先生的政治主张,暴式彬、张希圣在河南省参、众两院中与军阀派议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后暴式彬先后出任孟县和陕西省渭南县知县。1916年,护国运动兴起,暴式彬、张希圣、郭仲隗、韩立纶等在豫西南一带从事反对袁世凯活动。张希圣奉命赴南阳镇守使吴庆桐处发动军队起义反对袁世凯,事泄,不幸牺牲。
护法运动中,暴式彬任陕西省靖国军参谋长,1922年任河南省省长公署秘书长、河南省自治筹备处处长等职。1923年,暴式彬任两湖宣抚使。暴式彬为革命事业常年奔波,积劳成疾,在上海医治,因病情日益严重,不幸病故。孙中山先生在痛惜之下,亲书“又弱一个”横挽,并派人护送灵柩至河南滑县安葬。
1924年,胡景翼主豫,为纪念暴式彬、张希圣两位先烈,同于右任等倡议为之兴建公园,表彰两位先烈的革命业绩,以利于教育后代。同时,胡景翼委托暴式彬、张希圣两位先烈的好友郭燕生(仲隗,新乡县人)、韩立纶(经亚,博爱县人)筹集资金,并在新乡城西北隅卫河之滨(今胜利桥西南,武警支队驻地西)购地30余亩,兴建暴张公园,1931年建成了新乡县第一座公园——暴张公园。
暴张公园北临卫河,南临静泉学校(现市卫校),西与河朔图书馆(原新乡市图书馆)隔河相望。其正门朝南,呈拱形,上题“暴张公园”4个大字。大门内东侧有门房两间。离门约20米~30米是一幢五脊六兽,四周顶柱出厦的5间阁厅,乃是两位先烈的纪念堂。堂内悬挂着暴式彬、张希圣两位先烈的遗像,堂前两侧石碑上镌刻着烈士生平及革命事迹。纪念堂后建立暴式彬、张希圣两位烈士的衣冠冢。
暴张公园植红荆、石榴树数株。依河修建六角亭一座。六角亭前左侧凿透水井一眼,直径约1.8米,井口上铺白色条石两块,井东有平房3间,是几个花匠的住所。花匠们在院内精心种植花草树木。百花竞秀,草木葱茏,阵阵花香沁人心脾。昔日,青少年学生常挽臂于花丛间,伫立于亭台前,缅怀先烈。一些与暴式彬、张希圣烈士参加民主革命的先辈及烈士亲友家属,逢年过节,来到烈士像前,述说英雄事迹,抒发怀念之情。不少有志青年,在先烈精神的熏陶鼓舞下,扛起了革命大旗,踏着烈士的血迹,走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途。昔日之公园和静泉中学(今市卫校)曾被日本侵略军一并改为军医院。时至今日,纪念堂和六角亭尚存(今为武警支队占用),其余均遭破坏。
(民政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