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庄村是获嘉县最大的行政村,也是全县最贫困、最落后的一个村。2018年换届选举时,冯晋豫响应党的号召,放弃了日益兴旺的事业,辞掉了董事长职务,舍弃了企业的股权,回村竞选当上了冯庄村党支部书记。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如今的冯庄村旧貌换新颜,街道路宽了,灯亮了,画上了分道线,栽上观赏树,铺设了污水管,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提起党支部书记冯晋豫,全村人无不夸赞。
冯晋豫,1989年去日本留学,1993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008年汶川地震后资助两个孤儿读完高中学业,2014年创立新高耐重工有限公司,2017年创办森永弘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在外打拼了30多年,心里总是装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为了给村民增加收入,冯晋豫先后让冯庄村及周边村的青年460余人去深圳进入企业工作,解决了许多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
从上任的第一天,冯晋豫就决心改变冯庄村落后面貌和村民生活环境。他以“村民事无小事”“与民争利零容忍”作为村“两委”干部的宗旨,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评比考核奖罚分明,把企业管理模式运用到村“两委”干部管理当中。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村干部的责任心明显增强,村民的思想觉悟显著提高,全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劲头也都提了起来。
冯晋豫在深圳干了10多年的义工,由此想到,一个村子要想治理好,必须发动村民的力量,让村民参与乡村治理。2018年10月,冯晋豫发起了组织“村民义工”的倡议,没承想,刚启动就有很多干部群众不赞成,有人说:“义工是有钱人干的,你衣食无忧,我们老百姓根本做不了。”甚至有的群众认为做义工是在做秀,干活不要报酬哪有这么傻的人。
万事开头难,面对大家的不理解,冯晋豫通过一次次会议,一对一的交流沟通,逐渐让大家对“义工”这个字眼由抵触转变为接受。有一次,冯庄村委会的门坏了,找了个木匠叫余得水的村民修理,修好这3个门需要200元修理费。当把门修好该付钱的时候,他说:“冯书记,您的思想境界那么高,丢妻舍子,孤身一人来家乡干事,您作大贡献,我作小贡献,不要钱,我要当一名义工。”这是冯庄村诞生的第一名义工,随后1名、2名、3名……不断地壮大,2018年11月26日,义工队成立,目前已发展到400多名,做义工成为了冯庄村乡村文明的新风尚。
自义工队成立以来,在秸秆禁烧工作中,义工队起到了重要作用,值班、宣传、巡逻他们都是走在最前边。今年春季他们用两个小时栽植了500多棵树苗。在疫情阻击战打响之时,200多名义工主动请缨,上到80多岁的老人,下到十几岁的学生,积极参加全村20多个卡点值班。群众在哪里,义工就出现在哪里。现在冯庄村建立了义工之家,走进义工之家,有义工婚介所、义工家政服务、义工治安队、义工救援队、义工保洁员、义工矛调员等,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义工示范带动,村民互帮互助的多了,惹是生非的少了,干事创业的多了,乱扔垃圾的少了,爱护环境的多了,新农村的愿景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为了发展冯庄村经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解决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镇党委书记郭冈山带队到郑州多次考察,最终使郑州花卉园林公司入驻冯庄村,占地500余亩,用工60余人;河南橙冠包装有限公司入驻冯庄村,占地5亩,已开始投产,用工100余人,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目前,还有几个项目正在洽谈中。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冯庄村借助产权制度改革机遇,认真研究相关政策,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从郑州聘请律师对村集体经济合同进行逐份审查,千方百计让集体利益“归仓”。截至目前,已清理不规范合同30余份,增加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
郭冈山曾对冯晋豫说:“老冯,好好干吧,冯庄镇党委永远支持你,冯庄村老百姓会记住你、感谢你的。”每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冯晋豫都会想起这句话,激励自己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决心当好领头雁,建设美丽乡村,不辜负党和群众的期望。
(高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