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9月23日 星期

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管探析


梁韶艳

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管是国库业务监督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库业务信息化的推进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量急剧增加,资金风险亦更加隐蔽。如何在“看不见、摸不到”的电子化流程中有效开展代理国库业务监管是新形势下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本文分析了在信息化模式下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管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一、在信息化模式下,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管面临的困境

(一)监管法规滞后于国库信息化业务的发展,监管依据不充足。1.目前国库监督依据的《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仅对传统的纸质凭证的业务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如《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1]1号)中规范了国库经收处及代理国库对纸质凭证的审核、受理、账务处理等,但未对国库信息化业务的监督和管理作出清晰的规定。2.近年来,国库业务信息化循序渐进,电子缴税、电子退库、财政支出联网和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相继运行,这些业务在实施过程中基本上是由文件通知来进行指导和规范的,未形成相关的制度体系,对商业银行办理各项国库业务的内控管理、账务组织、科目设置、系统设计等尚未制定统一、科学、规范的处理规程和管理办法,导致国库监管依据不足。

(二)监管方式和手段滞后于信息

化管理要求,监管效能不高。一、现行的监管方式,无论是非现场监管还是现场监管都是对已发生的业务进行静态、事后的监督。在信息化模式下,业务即时办理,风险瞬间形成,亟须国库对商业银行代理的国库业务进行实时、动态的监督。二、现行的监管手段仍是以手工监督为主,尤其是在对商业银行现场检查阶段,面对大量的商业银行代理业务的数据,受监督手段、监督时间限制,只能采取抽查的方法,不仅影响了检查效率,还难以对代理业务进行全面、连续的监督。三、现行的国库监管仍然局限在对传统的手工业务方面,对商业银行代理的国库信息化业务及流程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监管涉及较少,监管覆盖面偏窄。

(三)监管人员配备不适应信息化管理要求,监管能力不足。1.监管理念亟须更新强化。国库业务信息化的推进促使传统手工业务大大减少,“看不见、摸不到”的电子化处理流程不仅让风险更加隐蔽,还让监管人员“束手无策”,认为在现有制度框架下,监管范围缩小或甚至不用再监管,人为弱化了监管职能。2.未配备专职监管人员。监管人员大多为兼职,特别是基层县国库监管人员,身兼核算、统计分析等数职,监管工作难免顾此失彼。3.监管人员业务知识结构亟须调整充实。国库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人民银行国库、财政、税务和银行。而目前监管人员对国库内部的处理流程较为熟悉,对商业银行、财政和税务部门的处理流程和账务组织很少去研究和关注,不能准确掌握各项国库信息化业务全流程处理,不能对监管工作作出全面、合理、

有效的规划。同时,监管队伍中能将国库业务和计算机知识融合运用的人员尤其缺乏,对国库信息化业务的监管知识和技巧了解不多,导致国库信息化业务监管能力不足,影响了监管职能的发挥。

二、对策建议

(一)立足信息化业务发展实际,完善国库监管法规制度。全面把握现代国库制度及《预算法》的要求,认真梳理当前商业银行代理各项国库业务的信息化处理特点,根据国库信息化业务的实际及时修订《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管理办法》等国库法规制度,明确国库对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的职责权限,制定和完善非税收入业务、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业务、国库集中收付业务等国库业务的信息化处理规程和管理办法,为国库全面、有效履行监管提供法规依据。

(二)丰富国库监督方式和手段,实现全方位国库监督。1.整合人民银行现有的信息资源,实现对代理业务的非现场实时监督。建议完善现行国库信息系统中的监管模块,采用科学的方法充分整合、挖掘国库部门TCBS、TIPS、TMIS各系统中的业务数据,结合支付结算部门账户信息实现对每日国库资金收支的实时监测。2.加强风险监督评估,完善国库信息化业务流程的改造,强化事中监督控制。比如,现行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流程的设计是:人民银行国库被动清算资金,无法控制商业银行“先清算、后支付”的行为。可对其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将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信息流

和资金流相互校验和牵制,以杜绝商业银行“先清算、后支付”行为。3.研发商业银行监管信息系统,提高事后监督效率。通过对商业银行代理的国库电子化业务管理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从科目设置、账户命名、账务组织和管理方面作出统一规定,并设定恰当的涵盖监管业务的指标体系,明确商业银行业务系统需要提取的业务数据范围,规范统一的数据报送格式,在此基础上,研发信息化监管系统,对商业银行提取的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以切实改进现场监督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三)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国库监管水平。1.更新传统监管理念,充分认识国库业务信息化中资金风险的隐蔽性和重要性,由“重核算”向“核算监管并重”转变。2.根据国库业务信息化的要求科学合理配置监管人员,尤其配备具备计算机基础的监管人员,充分有效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监管科技与国库业务的有效融合方式,运用新技术加强国库监管。3.对监管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采取实地操作、跟班学习、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国库信息化业务在财政、税务、银行等环节的学习,适时推进国库人员与财政、税务、商业银行的轮岗学习,熟练掌握各项业务对应的政策和制度规定,认真研究各项国库业务电子化处理流程与相关业务制度规定之间的契合程度和风险隐患,同时,加强信息化模式下商业银行国库业务资金风险的识别和技巧的培训,为新形势下加强国库监管工作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作者系人行新乡市中心支行员工)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