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7月11日 星期

“生态家园”寻初心

张庆连向来访者介绍他编撰的书籍。

7月4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一行走进获嘉县太山乡小庄村,感受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农林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张庆连不忘初心的风采。

张庆连在国土绿化战线上50年如一日,凭着“宁肯掉下几斤肉,不让绿色落了后”的拼劲、“离职不离岗,造林永不止”的韧劲和“学无止境忙钻研,科技育林富百姓”的钻劲,种下一棵棵绿树,打造出生态文明绿色屏障,为国土绿色发展作出了贡献。

“赤子解甲归,圆梦桑梓地”。退休后,张庆连发挥专长,在自家的老宅基地上营建了一个生态家园,经过15年的精心打造,生态家园如今已拥有各种草本、木本植物138种,如今这里已成为不忘初心的教育课堂。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一行心灵触动,纷纷写出感悟。现撷取若干篇,以飨读者。

有的人,活成一片沙漠,精神干旱,信仰枯萎,满目荒凉;有的人,活成一棵大树,不惧风沙,遮风挡雨,满目生机。“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把自己活成一棵树的张庆连无疑是一棵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的树,一棵象征

着共产党人品格和精神的树。晚年奉献余热,他还是一棵笑迎金风的银杏,富有一种桑榆非晚、不负韶华的中国风骨。

——李辉

曾经作为官员,张庆连是幸运的,能终身耕作于自己钟爱之绿植旷野;作为服务对象,周边百姓是幸运的,能亲身享用到张庆连义务设计的数以百计的园林作品。一生与绿植结缘,勤耕细耘,蓬荜生“绿”。

——周士君

从张庆连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两种核心精神。一是守正:他牢记父母训导,以身为范,培育后人;恪守职业道德,乐于奉献,回报乡梓。二是纳新:他记录点滴,正视现状,勇于科技创新;接纳新的生活方式,致力创造更和谐的美丽家园。钦佩不已!——小轩窗

走进张庆连的生态家园,就像走进一个绿意盎然的植物园,满目郁郁葱葱,到处生机勃勃。漫步其中,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这只是张庆连同志几十年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的一个缩影,他守得住清贫,耐得

住寂寞,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张庆连同志就是一棵树,一棵象征着共产党人品格和精神的大树。——靳长文

张庆连就是我敬重的“四美”长者(家传美、心灵美、佳绩美、庭院美)。在管理面前,他曾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践行者。在事业面前,他曾是百折不挠的拼命三郎。在科研面前,他是“育林+护林、绿化+美化”的提倡者。在群众面前,他是赤胆忠心的至爱亲人。在利益面前,他是洁身自好的坦荡君子。卸甲15年,仍然发挥着夕阳余热的张庆连让我温暖。——王贵安

“生机勃勃满院绿”,这是进入张庆连家的第一感觉。这里的迎春与枸杞长成了树,一架葡萄挂了5个品种。修竹顺墙而植,盆栽参差错落,一个小院容纳了130多个品种的植物花卉,可谓“袖珍小园林”。植物的“优秀”,固然得益于张庆连的职业特长,但他的优秀品质,则来自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张庆连的精神境界是个丰富的宝库,有待我们深入细致地去挖掘,去开采。

——郑胜玲

走进生态家园,一草一木都透着灵性,和这些有年头有来头的石榴树、葡萄架、榆树对话,就像人生修行。

在净、静、敬中修行;在原、缘、圆中寻道。除掉杂草,可用手拔用火烧或者用除草剂,但最好的办法则是在杂草丛生的地方种上庄稼果木或鲜花。除掉心中的杂草,就要种上道德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孟宪航

退而不休,继续播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种子;夕阳火红,在“生态家园”泼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图画。张庆连,您就是一棵心连百姓的绿化树!

——郭喜林(文评文/图)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