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7月11日 星期

梦想与读书


王亚英(新乡市)

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读书学习,应是一辈子的事情。步入社会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读书学习都不应停止,人们往往在工作压力、婚姻和孩子的羁绊下忘记或放弃了读书,我就是这样,所以,追悔莫及。

又是一年高考季,“小十八”们迎来人生旅途中的第一次大考——高考。两天,转瞬即逝,等它,却用了18年。十年寒窗苦,金榜题名时,祝福孩子们梦想成真!

上大学,当老师或医生,是我从小的梦想,但是这个看似能够实现的愿望,却在我12岁时戛然而止,被一场文化的浩劫打得粉碎。后来断断续续的复课,上初中时学校经常组织上街游行,脱坯烧砖,深挖洞广积粮,学工学农,真正上课时间不多,基础打得并不扎实。初中毕业后,一些同学上山下乡,还有一部分愿意继续上高中的留了下来,成为文革期间第一届高中生。现在想起来,留下来的都是渴望继续学习文化知识的同学,这群孩子抓住宝贵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恶补之前漏掉的知识。一时间学习之风弥漫了整个年级,在上世纪70年代初是少有的现象。同学们都在努力着,明里一起切磋,暗中相互较劲,每次考试名次都争着向前挤。那两年,踏踏实实夯实了自己的文化功底。

特别是语文课,我超喜欢,教我们的是张老师,每次上课,他都会用柔和的声音,缓缓地为我们讲述语文知识,分析古诗词,讲解论文、散文的概念和区别;板书也非常漂亮。每次上语文课,我都会拿出准备好的笔记本,把张老师的话几乎一字不漏地记下来,一个学期下来,竟记下厚厚的几本课堂笔记。它的好处是:上课注意力集中、不开小差;有些生癖字做记号,课后查字典;老师重复强调的都是知识点,用重点标注,方便时常复习翻看;老师引经据典、优美词汇也记录在此,有助写作水平的提高。一举多得,何乐不为!那时的我,每次考试前,从来不复习语文,且每次语文考试成绩都在年级前列,平时的用心和积累,让我不用临阵磨枪。可是,毕业后终因大学不招生,所有人的出路仍是上山下乡。我因身体原因暂时留了城。但是热爱文学的种子却在我心里扎了根。

初读大部头的名著是在开始留城的一段时间里。看到同学好友都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了,剩下孤零零的我不知所措,除了每天打针吃药、锻炼身体外,闷在家里无所事事,心情沮丧到极点。知女莫如父,父亲看出我的心情不好,就对我说,去图书馆找你任叔吧,他负责管理图书,你在家没事去那儿帮帮他的忙。任叔和父亲都在五七干校接受过劳动锻炼,同甘共苦过,他大学毕业,典型的知识分子,那时凡有文化的人都叫臭老九。闲暇时他

们苦中做乐,互开玩笑,就给任叔起个外号叫大点,全称:自大一点。臭吗。听父亲说起这个外号时,我笑弯了腰,再细品,又有些苦涩。图书馆离我家不远,在老公园里面。我晃悠着就找到了任叔,他见我来了,指着一堆书,笑嘻嘻地说“先帮我把这些书归归类,放到架子上吧,别累着啊!显然,他与父亲早就合计好了。活儿不重,很快我就将那些书归了位,任叔见我干完了,说:“没啥事儿了,你去看下有你喜欢的书,拿几本看吧。”就这样,我读到了那时还不能公开借阅的文学名著《静静的顿河》《红与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知道了司汤达、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些文学巨匠的名字。

那段时间,我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病痛,整日浸泡在文学大师描绘的故事中,置身于十八、十九世纪欧洲各历史时期里,感受那时的风土人情,与其中的人物同哭同笑,同喜同乐。那些名著中所用的语言,讲的故事,人物的经历,人生哲理,虽泛泛地读,有许多还不能真正理解,却深深地滋养了我,读书的过程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心里也快乐了起来,不知不觉,时光快了许多,身体也似乎好了一些。

感恩父亲,谢谢任叔。前两年在街上偶遇任叔,几十年过去,他还认得我,80多岁了,精神矍铄,还是笑嘻嘻的样子,亲切,愿他健康长寿。上大学的理想,在18岁那年,成为我永远的梦。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平平淡淡,碌碌无为,工作成家,为妻为母。闲暇之余,仍喜欢看文学作品,床头常放有《收获》《读者文摘》《小说月报》等刊物。没空看大部头,有点儿零碎时间看些文学“快餐”,同样滋养人。我这辈子没有太多值得骄傲的事,唯一的骄傲,是收获了我的乖女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她身上,实现了两代人的梦想。她并不属于我,随着她逐渐成长,亦渐行渐远,在另外一个城市的一所大学里,有属于她的事业和生活。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时间。

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32岁时我与爱人一同报考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业,并以优异成绩毕业。高考上大学是人生的重要环节,缺失会有遗憾;更重要的是,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该不断地读书学习,做一个知性、温和、温暖有爱的女人,才是我一辈子的功课。好在现在还有机会,抓紧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那就再回到书店,回到图书馆,读自己喜欢的书,一直读下去。这个梦,可以实现。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