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农业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1月16日 星期

原阳:“五朵金花”创办6家企业带领乡亲就业致富


卞瑞峰王学伟李云

1月8日,《河南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等新闻媒体专题报导了原阳县路寨乡指挥寨村青年农民邓利琴五姐妹创办6家企业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先进事迹,引起了群众的广泛关注,这既是原阳县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又一个先进典型,也是该县返乡创业、“志智双扶”的优秀代表,值得称赞和学习。

10年前,邓利琴带领妹妹们南下打工。学到技术后,她返乡带领妹妹们共同创业发展。如今,她们不仅创办了6家企业,还带动附近两个乡镇的600多名妇女靠务工致富,这“五朵金花”创办企业带富乡邻的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邓利琴的父母今年60多岁,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邓利琴一共有5个妹妹和一个兄弟,家庭人口多,自然生活困难。20世纪80年代初,她父亲常年经营大米生意,维持家庭生活。1998年,她父亲经营大米生意欠下不少外

债,因交不起学费,邓利琴上大学的梦想破灭了。2006年9月,年仅26岁的邓利琴怀揣致富梦想,带领4个妹妹和近40名家庭妇女来到杭州一家服装厂打工。作为带队的邓利琴年薪近10万元,其他姐妹年收入三四万元。“给别人打工永远是个打工的,既然学到了技术,何不自己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2008年5月,邓利琴率先返乡,她卖化肥、售粮种,继续搏击在商海。两年后,4个妹妹都从南方返回家乡,她们5个人合计创办服装厂,带领大家共同致富。2010年夏季,她和四妹邓小改在后大柳村购买了10台缝纫机械,率先创办了第一个服装厂。她们在郑州接收订单,专门从事反光衣服装加工。截至目前,该企业已发展到拥有100台机械、70名固定员工、年产服装近70万件的规模,每年纯利润近40万元。2016年,该企业还被县里命名为

扶贫企业,带动6名贫困户就业,参与入股分红的有18名贫困户。2017年11月,邓利琴投资30万元,又在路寨乡王村开办了一家服装厂。目前,该企业已发展固定员工40名,日产服装量达3万件。在邓利琴和邓小改的带领下,老二邓小焕、老三邓新琴、老五邓慧琴分别在阳阿乡宋圪垱村、献功村、指挥寨村建起了服装加工厂,投资最多的有50万元,最少的也有20多万元,邓小改一人在后大柳村、指挥寨村创办了2家服装企业。

如今,邓利琴五姐妹创办的6家服装企业红红火火,共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600多人,员工平均月工资收入二三千元。王村青年农民王天风家庭条件差,在企业工作3年,每年都有4万多元的收入。今年,王天风家里还新买了轿车。大柳村家庭妇女申小翠,干活快、手艺好,每个月收入1万多元,极大地

改善了家里的生活。企业有时遇到资金周转困难,她们五姐妹就刷信用卡,从不拖欠员工的工资,让员工按时领到工资。“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稳定职工队伍,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致富。”邓利琴表示。从今年开始,企业将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前不久,邓利琴的弟弟邓云艺也结了婚,他为5个姐姐的企业专门搞物流发货,月工资6500元。邓利琴五姐妹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先进事迹在全县广为传颂。县长王保明多次到该企业调研,支持她们把企业做大做强。去年年底,邓利琴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共青团河南省委等三部门联合授予“农村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1月8日,她们创办的制衣厂举办了迎新春年会,500余名姐妹们看大戏、抽大奖、吃大餐,庆祝企业的发展,谋划今春的希望。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