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延津县全面改进和完善金融扶贫服务体系,通过“政、银、企、险”强强联合,进一步简化金融扶贫流程,创新信用体系和金融放贷方式,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提升金融扶贫实效。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该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整合政府资源,激励引导银行、保险等主动参与,形成金融扶贫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和浓厚氛围。
进一步完善《延津县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合作协议》,县财政按年利率2%对带贫企业贷款进行贴息,贴息方式由全部
分红完毕后贴息调整为灵活贴息,即根据带贫企业分红金额灵活进行贴息。同时,该县将财政贴息资金支付流程由支付给带贫企业调整为直接拨付到贫困户分红资金账户,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分红效率。
充分发挥政府风险补偿金风险防控作用,将风险补偿金作为倒贷资金,为贷款到期无力偿还的贫困户办理免还本续贷业务,即利用风险补偿金先行为贫困户偿还贷款,再为贫困户办理续贷,贷款直接补充风险补偿金,有效避免了贫困户因贷返贫、致贫。
延津县以农商银行为试点,建立县扶贫专用信用体系。通过村组发动、集体宣讲、入户调查、资料整理、信用评定“五步法”开展评级授信,进一步简化信用评定程序,提高贫困户授信效率。以有产业项目、有创业潜质、有经营能力、有贷款意愿、有较强信用意识的贫困户为主要帮扶对象,“一站式金融贷款”审核推荐。截至目前,该县已放贷1209户,累计发放贷款2366.25万元,户贷率为20.14%,2019年新增贫困户贷款934户,新增贷款1706.8万元。
按照“政、银、企、险”合作模式,财政
投入风险补偿金,银行提供贷款,对接选取优质企业,为贫困户设置公益性岗位,增加贫困户收入。截至目前,该县投入风险补偿金1700万元,新增扶贫贷款1.53多亿元,带动贫困户3066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
截至目前,该县共有13家企业申请了精准扶贫企业贷款,7家已经扶贫办认定,已认定的带贫企业依托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通过“公司+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链,将贫困户纳入现代产业体系。(吕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