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延津县委驻村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核心工作来抓,通过抓选派、促合力,抓保障、促干劲,抓典型、促激励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驻村工作管理服务水平,实现了驻村工作和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选派,力促“骨架”坚实。该县始终把汇聚整合各方面力量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坚持“尽锐出战”,高标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2019年5月份,该县对有贫困户(10户至19户)的村选派了61名第一书记,强化帮扶力量。全县选派的154名第一书记均按照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工作能力强、身体健康的标准选派产生。2018年以来,该县第一书记在省、市平台签到率持续保持100%,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扬。同时,该县通过狠抓培训,不断提升驻村干部能力素质。今年以来,先后培训驻村扶贫一线干部977人次。
抓保障,力促“肌体”丰满。通过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切实解决驻村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在生活待遇方面,该县制定出台了《延津县关于驻村队员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明确了每个驻村工作队每年1.5万元的工作经费;驻村干部生活补助由原来每日40元提升至50元。同时,该县每年为驻村干部免费体检一次,每年为驻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份。在政治待遇方面,该县牢固树立在脱贫攻坚一线选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坚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识别、选拔干部的“主阵地”,进一步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积极干事创业、担当作为。2019年以来,该县提拔或重用驻村干部38名。
抓典型,力促“头脑”风暴。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各驻村工作队立足本村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多个工作中的创新举措,涌现出了一批典型人物。其中,徐刚珍、马立军、李圣锋等15名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在《驻村工作简报》上编发,李智、寇卫政、皮文明等7名同志在全县驻村第一书记培训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张中华、郑逢龄、袁金等7名第一书记的工作做法被《新乡市驻村工作典型案例选编(一)》收录。通过发现选树身边典型,总结推广典型人物、典型经验,该县在驻村工作队中形成了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同时,该县定期召开第一书记工作交流会,搭建各驻村工作队之间“学习业务、传递信息、交流经验、探讨工作”的平台,通过交流座谈,帮助其厘清工作思路、激发工作活力、鼓舞工作干劲。 (贾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