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杰
在神州大地掀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之际,如何上好思政课?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德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市铁路高级中学在5月30日市教育局举办的第九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交出了“铁高答卷”,受到与会领导及教育同仁300余人的高度评价。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党总支认真学习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积极落实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从各个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校领导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团队,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思政课教师共12人,其中专职教师11人,兼职教师1人,中共党员6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党性修养,提高其政治觉悟。2017年5月17日,邀请市委党校副教授为学校全体党员做了《学党章,强党
性,做合格共产党员》的专题党课,切实增强党员教师的政治素养。2018年11月4日,学校组织60余名党员教师和思政课教师,赴林州红旗渠参观学习,学习林州人民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2019年5月11日至12日,学校组织部分党员教师和思政课教师,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和正定县塔元庄村参观学习。
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学识技能素质。学校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新教材培训和网络教材培训,定期参加思想政治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组织教师听评课。同时,学校建立完善、科学的考评机制,将教师的日常表现与绩效挂钩。加快培养造就学术名师和学科带头人;抓紧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以“名师”培养带动教师发展,用全员发展促进人才涌现。
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提高。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制定一线教师轮流进修制度,让教师假期轮流到大学接受新理念、新教法培训;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邀请知名教育教学专家来校讲课、听课、评课、做专题讲座等。对新教师的培训采取多样化手段,通过“训”“带”“说”“练”“观”“用”,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教师的才能发挥和自身发展提供平台。举行教师基本功大赛、演讲、辩论赛,发现苗子,重点培养,使他们快速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教师。
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积极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一是严格培养班主任;二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班主任月工作会,寻找更好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途径;三是开展班级管理论文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四是定期举办德育科研会,集思广益,找到解决的办法;五是开展班主任的“传帮带”活动,让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得到发扬和传承。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课程育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
文化育人。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走廊、墙壁等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悬挂科学家、英雄模范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活动育人。全校教师除坚守课堂主阵地的教学外,还积极开辟移动新课堂活动,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扎实开展读书、演讲比赛、征文等校园特色展示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严格中小学升国旗制度,除寒暑假外,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举行升旗仪式,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
实践育人。学校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学雷锋志愿服务、爱心捐款、为养老院和孤儿院送温暖、打扫无主庭院、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参观平原博物院等,提高学生尊老爱幼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扬正气”“接地气”“聚人气”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近年来,学校思政课教师开展了广泛探索,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教学方式,比如,专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慕课、微课、微电影、文艺展演等,可谓精彩纷呈,既展现了思政课的活力,也提升了教学效果;既在教学内容上做到科学严谨,也在教学方式上倡导“活学活教”。鼓励教师用好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积极推动思政课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打造内容精、设计巧、讲授活、形式美的线上线下“金课”,实现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使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扬正气”、在教学方法上“接地气”、在广大学生中“聚人气”。
(作者系市铁路高级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