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乡盛水源村,位于封丘县城东北3公里处。曾经,这个村子因贫困无人问津;如今,这个村子因脱贫远近闻名。
盛水源村的“蝶变”,还要从2016年4月说起。当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兼队长的新乡供电公司电气工程师许久星被派到这里开展扶贫工作。3年间,许久星通过抓党建促扶贫,兴办特色扶贫产业,培育贫困户内生动力等措施,让盛水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加强阵地建设,筑牢脱贫“堡垒”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盛水源村是封丘县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许久星借鉴新乡供电公司经验,在村里举办“党员主题日”活动,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回顾该村从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到优质小麦产业基地的变迁,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规范党支部的会议制度,贯彻“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党建阵地,使全村21名党员有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活动阵地;组建党员义工队,发现百姓家里有困难,第一时间上门为村民服务。
在许久星的倡导和坚持下,盛水源村党建工作不断加强,村支部对村里发展有了明确思路,干群关系也密切了起来。2017年,经市委组织部验收,盛水源村摘掉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
下好“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盛水源村有村民
169户7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115人。围绕“精准”二字,许久星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实地走访了村民。他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乡党委、政府领导和盛水源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研究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办法。
许久星首先做的是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他争取政府财政支持203万元,新建村委会办公房屋与卫生室,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建设了村道路、文化广场、戏台,购置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组织协调盛水源村的万户安居工程建设,协助村里28户贫困户实施新建住宅、改厕、改厨等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和居住条件。
谋划产业发展,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许久星认为,谋划几个可持续的好产业,才是真正对贫困户长久有利的好事、实事。驻村工作队又协助村民成立了“盛水源龙城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全乡99户303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如图)。2017年和2018年,合作社为每户贫困户分红3300元。
许久星告诉笔者,下一步,他们将利用盛水源村的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发展庭院经济,一是鼓励村民利用空闲宅基地,养鸡养鸭搞创收,或者做成特色小吃店;二是举办特色小吃一条街,吸引采摘游客游玩,把游客的时间“黏”在盛水源村。时机成熟以后,再建设一座生态旅游庄园。
“志”“智”双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2018年6月,由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捐资成立的盛水源村“励志超市”正式开业。该超市用来奖励自力更生、有突出进步的贫困户,也用来奖励在村容户貌上特别整洁的普通农户。”“励志超市”不收现金,只能用励志卡来兑换生活用品。户容户貌检查过关、掌握扶贫政策等,都可以获得一张励志卡。
通过“志智双扶”活动的逐步深入,燃起了贫困群众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和决心,增强了大家勤劳致富的决心。如今,盛水源村已脱贫摘帽,村里的贫困户也仅剩1户3人。
(郭奇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