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新乡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2月13日 星期

为了家乡更加美丽富裕


□本报记者丁艳冰

位于封丘县应举镇的嘉联生态园,冬天也是生机勃勃的。除了绿意盎然的植物,生态园辛勤耕耘的员工也干劲十足。这蓄势待发的生命力,让人不难想象即将到来的春天将会是怎样的姹紫嫣红。

这一切,皆缘于刘恒军对家乡这片土地的深情厚爱。作为河南嘉联农林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正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起奔跑在脱贫致富路上。

1991年,刘恒军怀着青春的梦想应征入伍。部队的大熔炉锻炼了他吃苦耐劳和坚忍的性格,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伍后,他一边在郑州建筑工地艰苦工作,一边在河南财经学校坚持学习。2005年,他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外来务工优秀青年,并于当年自主创业,在建筑领域崭露头角。

事业越做越大,刘恒军却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状况。在封丘县领导的真情感召下,刘恒军毅然决定把投资生态农业的想法落实到家乡。2013年10月,河南嘉联农林有限公司成立(以下简称“嘉联农林”),从事苗木花卉种植、园林绿化工程、林业生态建设及休闲农

业和乡村旅游产业。

刘恒军坦言,封丘县各级政府部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公司在建设嘉联生态园时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并按照扶贫政策,为公司流转贫困户土地每亩奖补300元,每带动一户贫困户政府奖励5000元,营造“自己干、产业带、政府帮,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刘恒军带领公司借助脱贫攻坚的重要机遇,借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优势,实施贫困户“一地生三金”的三重保障,助力脱贫攻坚。嘉联生态园周边的应举村、南范村、宋小寨村、前小寨村4个村庄,在嘉联农林成立前,集体经济都很困难。现在,4个村集体土地入股嘉联农林,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贫困户每户8000元到户增收资金入股公司,保底分红不低于8%,实现了1036户3280人增收。

嘉联农林流转土地计2340亩,每年

每亩租金1200元,惠及当地农户800余户。43户贫困户每亩还有200元土地流转奖补。另外,嘉联农林常年用工100人左右,最多时能达到300人。务工工资月均1500元~2500元,公司保证每个贫困户年工资不低于1.5万元。

“俺这个岁数在外面不好找事干,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工作挣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应举村68岁的贫困户刘聚说,他家的3亩多土地流转给嘉联农林,一年每亩地得流转费和补助1400元,自己在嘉联生态园是长期工,平均每月收入千余元,再加上股金、分红等收入,2017年,他家顺利脱贫。

贫困户曹宪岭是残疾人,家里还有残疾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孩子,生活非常困难。在嘉联生态园务工后,每年都有不错的收入。2018年,他家也脱了贫。

借助封丘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优势,嘉联农林启动生

态休闲旅游、休闲观光游、乐活采摘游、亲子科普游、节庆文化游等产品,帯动周边三产发展,促进农户和公司同步增收。截至目前,嘉联生态园累计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为公司和周边商户带来3000万元以上收益。嘉联农林示范带动效应非常显著,有效推动了封丘县的传统农业转型,带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为封丘县脱贫攻坚示范单位。

如今,在嘉联生态园内,有30多个珍稀树种;葡萄、梨、无花果、石榴等休闲采摘园500亩,林下油用牡丹1400亩。4000米园林骑行专用道、植物科普采摘园、樱花园、海棠苑等,每年从春天开始,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娱乐。

面对未来,刘恒军信心十足。他说,公司今后将借助政策优势,启动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促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2020年前力争将嘉联生态园打造成4A级旅游景区,解决劳动力务工800人以上,贫困户转移就业300户。通过“基地+”的形式,全面增强企业带贫可持续性,将应举镇打造成真正的“林木小镇”,努力为家乡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