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履职担使命 危难时刻显本色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记市公安局卫滨分局情指中心辅警唐东辉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他既是情指业务的“行家里手”,更是守护群众的“忠诚卫士”;因工作表现突出,他多次被市公安局卫滨分局评为“优秀辅警”,他就是卫滨分局情指中心辅警唐东辉。
精耕主业,他是情报指挥的“业务尖兵”
情指中心是公安工作的“大脑”和“中枢”,岗位关键、责任重大。唐东辉深知这一点,自踏上接处警岗位起,便以极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铸牢忠诚警魂,同时努力提升业务技能,熟练掌握各类警情的处置规范和指挥调度流程。
工作中,他心细如发、沉着冷静。3年来,他累计接派警情1万余起,精准下发指令1000余条,无一差错。他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捕捉关键线索,为一线实战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以来,他精准研判后锁定嫌疑人102名,助力侦破案件72起,为追捕网上逃犯提供关键轨迹20余人次,成为侦查破案、维护稳定的幕后功臣。他将“忠诚为民”的信念融入每一次接打电话、每一条指令下达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危急关头,他是舍己为人的“无畏先锋”
真正的忠诚,不仅体现在日常坚守中,更闪耀在危难时刻的抉择中。7月22日16时许,辖区人民胜利渠发生惊险一幕:一名三轮车车主因操作不当,连人带车坠入河中。
警情就是命令!唐东辉与民警郜清香闻令即动,火速奔赴现场。途中,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在电话中沉着指导报警人描述具体位置、观察现场情况,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到达现场后,落水群众和车辆已被冲至河道中央,情况危急。
生死瞬问,方显英雄本色。唐东辉没有丝毫犹豫,不顾个人安危纵身跳入河中,奋力游向倾覆的三轮车。在水中,他多次尝试抓住被水流冲击的群众,最终瞅准时机,在同事和热心群众的协助下成功将其救上岸。群众脱险后,他顾不上休息,再次跳入河中帮助打捞车辆及物资,最大限度为群众挽回财产损失。
救援全部结束,体力透支的唐东辉面色发白地瘫倒在河堤上。面对群众的赞誉,他只是朴实地说∶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他的英勇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公安报》等多家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充分展现了卫滨公安队伍的过硬作风和良好形象。
从接警到抵达救援现场仅用了3分钟,看似本能反应,实则是他过硬军人素养与职业精神的叠加,而面对危险的果敢,更源于他对部队“人民至上”信念的传承。
心系群众,他是为民服务的“暖心卫士”
除打击犯罪、应急处突外,服务群众更是接处警工作的核心。唐东辉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唐东辉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更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对接报的每一起群众走失失联警情,他都认真对待、及时派警,仔细询问走失失联人员衣着特征等关键信息,积极配合视频侦查岗位同志开展工作。今年以来,他累计服务群众230余次,成功找回走失人员58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
3月13日,辖区一名80多岁的老人被冒充其孙子的嫌疑人骗走15万元现金。接警后,唐东辉敏锐地捕捉到“嫌疑人当天上午与老人见面取走现金”这一关键信息,立即上报至卫滨分局刑侦大队,为快速锁定并抓获嫌疑人、追回损失赢得了黄金时间。他的耐心、细致与专业,让群众在危难中感受到了公安的温暖与力量。
8月28日晚上,分局情指中心接到群众报警:一名89岁老人推轮椅外出后失联。时值阴雨天气,老人身患疾病,情况万分危急。接到求助后,唐东辉立即行动,耐心询问走失老人的衣着特征等关键信息,迅速调取监控视频展开紧急查找。他与派出所民警对老人住所周边展开地毯式走访,同时发动社区群众提供线索。为扩大搜寻范围,他主动协调斑马救援队等社会义警力量参与,形成“线上研判+线下排查+社会协同”的立体化搜救网络。通过连续24小时循线追踪,走失老人终于被找到。
处置过程的有序,离不开日常工作的经验积累。从军营到警营,身份虽变,但他始终铭记誓言:“只要群众需要,随时准备挺身而出。”这份“退伍不褪色”的坚守,正是他为人生写下的最美注脚。
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平凡岗位的默默坚守;没有光芒耀眼的丰功伟绩,只有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唐东辉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辅警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是卫滨公安铁军中一颗牢固的“螺丝钉”,是新时代青年辅警的优秀代表,其事迹更是对“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的最好践行。
(吕永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