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推动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力量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朱思萱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技术具有连接一切的特征,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数字技术,即通过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处理、传输、存储和应用的技术,已成为推动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力量。
数字技术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生产率:一是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把握市场需求,确定生产计划,降低库存积压和浪费;二是企业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开展设备故障预测和设备状态监测,降低设备故障率,提升设备使用效率;三是数字技术降低了企业之间交易的成本,企业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或者供应链管理平台对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来优化自身的供应链管理,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生产协作;四是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创的经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资源分配和价值创造方式,数字技术催生了数字经济的新模式新业态,如共享单车、网约车能更好地利用闲置资源以达到更优的利用效率。另外,还有数字技能培训、在线教育和远程办公的应用提升了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也能为增加工作时间和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发挥促进作用,提高生产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重要引领者,特别是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数字技术还存在短板弱项:一是数字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还不够健全,难以满足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二是数字技术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高端人才方面存在缺口,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供应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和数字技术的更广泛应用;三是部分企业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数字化转型意愿不足,尤其是对于数字技术的认识有限、担心投入较高且存在风险,想转不敢转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四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趋突出,成为数字技术发展的瓶颈。网络攻击等问题,成为阻碍数字技术发展的痛点堵点,影响了企业和消费者对数字技术的信任,制约了数字技术的健康发展。
“十四五”时期,借助数字技术扭转粗放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应对我国数字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提升劳动者的数字技能水平。二是应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开展数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三是完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对企业和个人数据的保护。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政府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数字技术对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在数字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创新、完善法律法规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政策措施,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潜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只有不断优化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环境,才能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