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保险销售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转型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完善人身保险个人营销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加快推动保险销售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转型发展。监管政策的引导为保险销售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转型按下“加速键”。
长期以来,庞大的保险代理人队伍一直是人身险公司赖以生存的基本盘。然而,保险销售人员“大进大出”、流动性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痛点。一方面,部分代理人缺乏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销售误导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代理人队伍的流动性大,归属感不强,难以形成稳定的客户关系,导致“孤儿单”现象频发,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
因此,深化个险渠道改革,提升代理人队伍素质,优化服务模式和销售手段,已成为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知》从多个角度给出了具体举措。
例如,《通知》要求保险公司逐步构建支持保险销售人员长期服务的组织架构、晋升体系和佣金薪酬激励制度,推动销售利益向直接保险销售顾问倾斜。同时,鼓励保险公司探索员工转聘为保险顾问的新路径,提升销售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这一长期激励机制的设计,将有效促使销售人员更加注重客户的长期保障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为了引导销售人员长期留存,持续为客户提供良好服务,《通知》明确提出建立以业务品质、服务质量为导向的佣金激励设计和递延发放机制。对于缴费期较长的保单,佣金发放时间将相应延长,确保销售人员的利益与客户的长期需求相一致。
此外,《通知》明确支持保险销售人员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相关政策参加社会保险、办理居住证等,有力有效提升保险销售人员福利保障水平。这是提升保险销售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人员留存,也为投保客户的长期服务增强了持续性。
事实上,人身险公司率先行动,通过优化培训体系、完善激励机制、推动数字化转型等措施,为代理人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支持,转型成效已初步显现。
例如,2024年年末,A股5家上市险企代理人规模合计138.5万人,较2024年年初下滑2.7%,但较年中提升0.9%,已经基本企稳。在产能方面,2024年,中国人寿销售队伍月人均首年期缴保费同比增长15%;中国平安代理人月均收入达10395元,同比增长5.9%;中国太保营销员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同比增长30.4%,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同比增长7.1%;新华保险月均绩优人力同比增长4%,月均人均综合产能同比增长4.1%。
不过,保险销售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转型,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它需要监管政策的持续引导、险企的战略定力、从业者的自我革新,以及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当每一名保险销售人员都能以专业能力赢得尊重、以职业精神赢得信任时,保险行业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朱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