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青春之光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记获嘉县检察院驻照镜镇陈固村第一书记黄龙
2023年3月,时任获嘉县检察院政治部主任的黄龙,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毅然踏上驻村之路,成为获嘉县照镜镇陈固村第一书记。从踏入村子的那一刻起,他心中便萦绕着一个坚定的问题:“我能为群众做点什么?”带着这分初心,他开启了在陈固村的奋斗之旅。
驻村初期,黄龙便敏锐地察觉到陈固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三会一课”执行不规范,村“两委”班子成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等。为了拨云见日,他将争创“五星”支部作为奋斗目标,积极推动陈固村与获嘉县检察院机关党组织开展手拉手共建共创活动。他多次带领村“两委”干部奔赴外地考察学习,汲取宝贵的发展经验。同时,黄龙还定期为党员上党课,精心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并带领大家前往红旗渠、楼村进行红色教育。在党员发展工作中,他严格规范程序,经过不断的努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显著提升,成为引领陈固村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黄龙心中,群众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精准帮扶必须落到实处,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变化。陈固村有46名残疾人,他们情况各异、需求不同。黄龙主动邀请县残联工作人员到村详细宣讲助残政策,协助村民申领助残辅具,还根据实际情况为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针对村里留守老人多、就医不便的难题,他积极联系市中心医院,邀请专家团队到村里开展义诊活动。活动当天,老人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对黄龙的贴心安排赞不绝口。
为了更好地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难题,黄龙养成了在村里大街小巷“溜达”的习惯。他总是主动和村民拉家常,用心倾听他们的诉求,遇到需要改进的地方,就默默记在心里。回到村委会后,他立刻和同事商讨解决办法,一项一项落实整改。有一次,他发现村南道路两侧光秃秃的,缺乏绿化。经过多方协调,他争取到3000元资金用于购买绿植,并组织党员义工进行栽种。很快,村南道路两侧便绿意盎然,为村庄增添了一抹亮色。省道309通车后,有村民反映村北数百米道路未硬化,路口还缺少标识牌,存在安全隐患。黄龙得知后,第一时间与村“两委”干部研究解决方案,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不久后,近300米的水泥路建成,交通标识牌也安装到位,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村中心有一块荒地,长期以来脏乱差,严重影响村庄环境和村民生活。黄龙通过“3533”党群议事会制度,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多方筹措资金5万余元,对荒地进行硬化、绿化,还安装了健身器材,将其改造成深受群众喜爱的休闲广场。低保户樊某种植的黄梨滞销,黄龙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获嘉县检察院机关干警团购,短短半天时间,订单金额就达到5000余元,帮助樊某渡过了难关。
陈固村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地理位置偏僻,产业基础十分薄弱。为了打破这一困境,黄龙带着村“两委”干部四处奔波考察,深入调研农业发展项目。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结合陈固村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发展林下羊肚菌种植项目。项目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但黄龙没有退缩,他四处筹措资金7万余元,建成了6座高标准塑料大棚。如今,羊肚菌种植项目初见成效,示范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作为政法机关派出的第一书记,黄龙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特色帮扶,助力平安法治乡村建设。针对农村地区酒驾醉驾、罂粟种植、新型电信诈骗、帮助网络信息犯罪等违法犯罪行为多发的情况,他深入开展普法宣讲教育活动。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大家提高防范意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在日常工作中,一旦遇到邻里间的矛盾纠纷,他总是第一时间介入,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积极推动矛盾调解。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化解了3起邻里纠纷,避免了矛盾激化,有效遏制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为陈固村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黄龙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扎根陈固村,用心用情为村民服务,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多家媒体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在全县驻村干部培训班上,黄龙还受邀分享了自己的典型经验。“农村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在那里挥洒青春汗水,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黄龙感慨地说。展望未来,他表示将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陈固村实际,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建设和美获嘉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宋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