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助力新乡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河南工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 韩冬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作重要讲话,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我国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4年8月14日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强化创新引领、超常规推进中原农谷建设。这一发展目标的提出,既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创新精神的落实,也是站位于新乡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实际状况作出的前瞻性举措。

  “三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对提升农业产业收益、弥合城乡发展差距、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从世界农业发展规律来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全面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美国、法国、德国等农业强国均对本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大量支持,已培育出较为完善的研发、转化、应用一体化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积极发展转基因技术、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农业科技创新机制逐步完善。在当前极端天气频发、水土资源约束趋紧、优质农产品需求持续上涨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发展面临更多挑战、更大难题,此时更应将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以更为先进的科技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环境、提升农业产出效率,为中国式现代化补上关键一环。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超常规推进中原农谷建设,聚焦全种业发展“锻长补短”,即将中原农谷建设作为我市农业发展的重心,将种业创新作为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源,这充分契合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我市农业发展实际。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主产省,建设中原农谷是省委、省政府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决策部署。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中原农谷诞生之初即以建成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种业创新核心增长极为主任。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原农谷成立两年来已有一批种业创新平台入驻运行,农科教、育繁推资源集中落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龙头企业引进培育效果斐然,“四梁八柱”建设成效初显。就当前状况来看,中原农谷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助力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并成为推动河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破题所在。

  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均表明,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和持续深化的重要保障,它涵盖了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科研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塑造良好创新环境,持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出良性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必须立足我市农情与目标定位,与我市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农业生态与产业结构体系相匹配。由此,方能做到城市发展、创新环境塑造与农业科技创新的协同,最终实现我市农业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收益增加、生态环境改善与产业链韧性增强。可见,加快推动我市农业科技创新,要完善顶层设计,重视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多元要素与农业科技的有机结合,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持续推动中原农谷建设,扩大农业科技园示范效应。

  

中原农谷是新乡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一个标杆,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促进新乡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原农谷科技示范效应的带动。当前中原农谷已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科研平台入驻、科技成果产出等多方面取得实效,未来仍可在人才集聚、环境完善、政策支持等方面深度优化,打造我市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如强化政府支持与保障,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多方入手形成系列扶持政策;推动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尤其是社会资本深度参与中原农谷建设、为中原农谷发展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强化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的建设,提升在农作物高效基因分型、转基因与基因编辑等方面的研发能力等,继续擦亮中原农谷科技“名片”。

  二是抓住“种子”核心优势,继续提升农作物优质品种培育能力。我市提名的“新麦18”“新麦26”先后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解决了小麦优质强筋品种品质指标不高、品质稳定性较差且产量水平普遍较低的“卡脖子”难题,显示出我市在小麦良种培育上的突出优势。可依托我市在小麦良种培育上的突出优势,聚焦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新品选育,或考虑在葡萄、草莓等经济作物领域实现新品培育突破,继续提升我市农作物优质品种培育能力,以更为优质的品种实现农业更高产出、更多收益。

  三是持续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与市场环境,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政府政策对科技创新有直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如开展农业科技园区认定、新乡市中试基地认定、“万人助万企”等活动,为广大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人才支持。未来可在优化政策与市场环境方面进行拓展,如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财政补贴力度、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降低创新主体面临的成本与风险,激发其创新活力;开展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引导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研发方向,及时匹配政策需要、市场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家素质提升活动、成果对接会等,增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经济价值。

  四是优化科技人才建设,坚持人才引进来、培育好、走出去。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推动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市开展了“牧野英才”强新计划、“新乡英才”行动计划等,推动全方位引才、立体化保障,当前我市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人才发展生态持续向好。未来可在农业领域人才引进上有所侧重,重点挖掘我市良种培育等方面需要的科研人员。同时在本地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依托我市相关高校开展重点学科建设、与国内知名农业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等,加快培育出一批农业科研水平高、留新意愿强的青年学者,助力我市人才梯队建设。此外,积极鼓励我市农业领域科研人员走出去,开展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拓展研究视野,加快提升农业科研创新能力。

  五是强化科技创新氛围建设,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土壤。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能够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吸引更多资源投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此,我市还需注重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如持续出台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补贴投入,促进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研创新、多出早出成果;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突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在科研人员晋升与激励中的权重,让科技工作者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荣誉;依托平原博物院、新乡市博物馆、新乡市科技馆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节、科普讲座、科技展览等活动,培养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此之际,以农业科技创新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面对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我市应以中原农谷建设为抓手,在种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政策支持、环境建设等方面聚起合力,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扛稳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责任,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