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庙”及“古风”两村名的故事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原武县城西北口里村,娄家出了个活财神娄素臣。他生于清康熙年间,长大居官,具有画地成金的特异功能。

  娄素臣祖上娄师德曾任唐朝宰相,娄宗做宋朝高官,其祖父任明朝高官。他父亲娄之棠,字化南,明朝官居司马,后任内阁中书。娄素臣官居清代司马,后任内阁中书。

  娄素臣道德高尚,慈善心肠,不论在家或外省他乡,凡遇到穷苦人、有难人向他求助,无不慷慨解囊,全按其要求或超过要求相助。有些行动不便的鳏寡老人、残疾人、病人等,他都主动派人把粮钱送到家,毫不吝啬。

  娄素臣去地里看庄稼长势,凡遇见穷人去他地里掰玉米穗等,他看见总是笑着说:“快掰满布袋走吧。若叫庄家(给他种地有分成的人)看见还不依呢。”若对方揪得太多,背不动,他忙给扶肩上背走;若见有人去他树园捋榆叶、揪槐花等,他总是笑着说:“树太高,慢点儿下,可别叫摔着了。”下树后,他关心地说:“又是没粮吃了。去家挖点儿粮吧。”到家挖一斗粮,临走还说:“吃完了重来吧......”有些人三番五次去要粮,后来都不好意思再去了。

  娄素臣千里进京或外出,从不带钱,需用钱时,就地一画,银钱自来,他走后别人去刨,啥也没有......他坐轿进京,走半月二十天,从不住别人家的店。住哪家店,他就跟店主协商,叫卖给他,要多少银子开个价。他走后,店家还照常经营,他也不要租赁费,只要允许他来往进京住店就行。他上金銮殿也买下三尺地方,不用他人的地方。皇上要巨银,他揭开块巴砖,就地一画,刨出银子,数够买价,下余埋下,他走后再刨啥也没有。

  娄家有三根铁劈柴,天冷时,架起来自动燃起熊熊大火。不用时挑开,火自动熄灭,这是他的传家宝。

  这年他家娶了个新媳妇,天冷架三根铁劈柴取暖,新媳妇热得烦躁,不知咋灭火,便端住尿盆泼灭,从此再也不会燃烧了。这是娄家走向衰败的开始......

  在封建社会,都看宝地、拔新坟、定穴位,可娄素臣选风水与众不同。他生前对他儿子作了殡葬定穴墓的交代:“一、我死后百天内不准有哭声,不准穿衣,赤身裸体入殓,一丝不挂。二、殡葬用锚链铁索系住棺材,抬往正北走不拐弯,啥时铁锁断,棺材落地,就是殡葬我的好茔地,要牢记在心,不得违背。这样做对后代大有好处......”

  娄素臣死后,儿子照办了,入殓时赤身裸体。可他闺女不同意,非叫穿衣不可,儿子说不能违背父亲的遗愿,闺女趴棺材上大哭。

  经办事人和亲朋调解,订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让穿上一条裤入殓了。

  到殡葬时,抬着锚链铁索系的棺材,往正北走了。抬了二十多里地,抬棺人想:这么粗的铁索啥时会断呀?即使抬到天边也不会断!又换班抬时,办事人和亲朋去和他儿子商量,建议边抬边用钢锉锉铁链,让铁索快点断了好殡葬。不然,这么粗的铁索,抬千里万里也不会断呀!即使抬到天边也不会断咋办?

  他儿子听过,想了想,大家说的也对,就同意用钢锉锉......换班抬时就边抬边用钢锉锉,走了四十里地,到获嘉县小程遇村西边时,“咯嘣”一声,铁索断了,棺材“噗通”落地了。按照娄素臣遗愿“索断棺落”,就是安葬的正穴位,就在此地扎坟、定穴、安葬了。

  娄素臣的遗愿、隐语,家人不理解,违背了三条:一、他死后百天内不准有哭声,怕人知道去破他的风脉。二、入殓不准穿衣,能顺利钻进石河里,龙母吃了他的尸体,就变成了龙,后代就可做帝王了。三、若不用钢锉锉铁索,再往前抬几里路,到石河边,铁索自动就断了,他能顺利钻进石河。

  违背了他的遗愿,没到石河,用力进不了石河,得打洞,由于用力过猛,憋出三座土山。这三座土山长得很快,已长到三五丈高了,皇帝的军师看出来,不破他风脉,娄家就要出帝王。咸丰帝为破娄家风脉,保他的江山,不惜一切代价,拨下大批银子,派有能力的忠臣到获嘉县命县官协助,修了个祖师庙,压住了这股地气风脉。后来,又在娄素臣坟墓的西边建立了一个村庄,叫古峰村。后把“峰”字误传为“风”,流传下来,一直沿袭至今,成为“古风”村。

  再说活财神娄素臣的尸体往东打那个洞,直通到小程遇村,周巷那个大土山长得特别快,已长出五丈高了,军师看出不破这风水,活财神的后代仍然要出帝王、夺江山,咸丰帝为保江山,决定要破娄家的风水,压住这股风脉地气,制止活财神后代夺江山,构成对帝王的威胁。

  咸丰帝为破娄宅风脉,保他的江山,不惜一切代价,拨下大批银子,派有能力的忠臣到获嘉县命县官协助,又到周巷村(今太山庙村),在当地找地方官查找有威望、有能力的周天君,跟他商量,叫他领工,找泥瓦木工,云集能工巧匠,在周巷大土山上挖三眼深井,切断娄家风脉,再在这三眼深井上盖上大石条、石板,上面再盖了个泰山之神“碧霞元君庙”,切断娄家风脉,就断绝活财神的后代,再也出不了帝王了。

  从此,初以小程遇村、周巷为名的村庄,又以庙为名,改名泰山庙,一直流传下来,直至解放后,泰山庙建乡、公社等,为了简便,改泰为太、去掉庙字,称太山村、太山镇,并一直沿袭下来。⑦

  (王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