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庄”“小辛庄”“沙窝营”三村名的由来(下)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朱元璋在南方消灭了张士诚、陈友谅之后,改集庆为应天,于 1368 年正月初四,在奉天殿登基,国号大明,然后派徐达、常遇春分兵挥师北上。统军大元帅常遇春的大军打下朱仙镇后,留下曹拳、曹福镇守,曹錞随先锋很快便抵达了汴梁(今开封)。

  这汴梁的元军首领酷布帖木儿,闻听明军来攻,大为震惊,立即调兵遣将,决心拼他个鱼死网破,也要死守城池。果然,明军虽然经过两天激战,死伤惨重也没有攻下汴梁。

  入夜,常遇春正在烦恼,忽然想起了尚在朱仙镇的曹拳、曹福二将,于是连夜将二人调至军前,切磋战机,面授机宜。他调整了攻城方略,由曹氏二将亲领精锐,攻击汴梁城的东南方向。

  曹氏二将先令军士在城外连夜堆成了一座高岗,上伏大量弓箭手,抽曹錞亲临指挥,又用调来的霹雳车、抛石机对准了东南角楼。

  翌日,又一次攻城的战斗发起。曹錞指挥霹雳车、抛石机一同发机,射出的石头犹如飞蝗密集地砸在城头上。城上的元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石块雨砸死了大部,活着的如丧家之犬到处躲藏。曹拳见时机已到,一跃而起抓旗掣刀,带着云梯部队直冲城边。一架架云梯竖起来了,勇士们攀着云梯蜂拥而上。曹福护着曹拳攀上城垛,他们要把战旗插上城头,让大明的战旗在汴梁城楼上飘扬。由于战旗目标太大,立即引来了一阵乱箭,曹拳猛一震颤,背膀负伤。曹福一见大哥站立不稳,一个飞身插稳了大旗,保持了这胜利的旗帜高高飘扬。蜂拥而上的明军将士,见自己的将军都这样奋不顾身,立马士气大振,跃上城头一阵狂砍猛杀,元军军心丧失,纷纷举手投降。

  就在这一片胜利声中,暗伏在近旁的犄角旮旯里,一个元军小头目,手持短弩,瞄准了曹拳的咽喉,他欲一箭置将军于死地。曹福察觉到了响动,立即纵身一个飞跃,护在了哥哥身旁。就在他这纵身腾高之时,一支罪恶的暗箭射中了他的裆部,他下身立即鲜血淋漓。曹福一激灵,哪还顾伤口疼痛,抓过一个士兵的长矛,一个飞跃挺刺,结果了他的生命。待这死鬼仰面倒地,曹将军着眼一看,有点面熟,再仔细一看:“啊,是大嘴叉子!”

  原来,这大嘴叉子在江苏沛县的老巢,被另一支红巾军击破后,这家伙知道自己作恶多端,被俘后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便纠集了一伙顽匪死拼硬抗,拒不投降,突破了一个口子,一路流窜溃逃来到了汴梁。酷布帖木儿见这个大嘴叉子像个胡人,又残忍凶猛,极端仇视红巾军,认为这家伙也算是个可利用的人物,便委任他当了“把总”。

  这次守城之时,他一眼瞅见擎旗的将军,就认出了这就是当年救走叫花子的大汉,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他瞅好角度,躲进了犄角旮旯瞄准,要一箭结果了这老仇人的性命。不巧,被另一个人飞身跃起,击破了他的好梦。真真是冤家路窄,这个丧家之犬,溃逃几百里地,到这儿又死在了他的老冤家手上。

  在城外指挥观阵的统军元帅常遇春,目睹了曹拳、曹福二将舍生忘死、竖旗夺城的壮举,大受感动。第二天就表奏大明皇帝为二曹请功。朱元璋览表后龙心大悦,马上降旨加封曹拳为宣抚使司佥事,加封曹福为安抚使司监使,一起荣升六品将军,并拨付专银,敕令二人到卫辉府养伤。不久,明军的先头部队攻克了大都(北京)。

  战事平息后,明政府不再需要那么多由政府供养的军队,于是朱元璋采纳军师刘伯温的建议,让一大部分将士解甲归田,疏散到各个地方军屯开荒。常遇春劝曹拳、曹福留下,曹拳道:“我们原本就是市井一农夫,只因胡人欺压盘剥,不能生存才揭竿而起。今我大明朝已立,天下太平,我们不求什么高官厚禄,但愿辞去皇粮厚俸,为天朝减轻负担,解甲归田,仍做一个农夫,拓土垦荒。”常遇春苦苦挽留不住,只得按规定拨付钱银,打发他们归农。

  当时因为兵匪战乱和水旱雹蝗等自然灾害,获嘉县原县民已大批死去或逃亡,田土荒芜,十室九空,急需补充人口。曹拳、曹福他们初来立户在县境北部的曹门口(此村现已不存),曹拳娶了李氏夫人。由于一下子拥来人口过多,只住了一段时间,他们又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巧遇了也同样是军屯而来的曹錞家族,两下里过从甚密,和睦相处,简直就像一家人一样,于是,就把这一新村称为“小曹庄”。

  没想到夏季一场大雨,加之太行山上下来了洪水,小丹河洪水暴涨,河水毁坏了全部土地,几乎吞没村庄。人侥幸活下来了,但饥馑随即到来,日子怎么过下去呢?况且,这里正冲着山口,下一次山洪来袭又该怎么办?于是,他们集体商讨之后决定搬家。

  碰巧明代时,黄河迅速南滚,短短一段时间,就向南滚出了几十里。原是黄河中间的县中这一带,退水的河滩,向南一下子就多出了几十里的地方。“走,到新增的河滩开拓去,那里新田无主,开多少都是自己的,我们凭力气创业,用汗水建立‘天堂’!”于是曹拳和曹福到原河道中间选了一片新址,开拓起来,把淤滩变成了良田。以后这里成了一个村庄,由于它的位置在原河道中间,人们就把这个新村命名为“河道营”(现在的大新庄)。而曹錞也在东边十几里的滩地选了新址,因这一片土地含沙量大,他们就把村子命名为“沙窝营”。

  咱再回过头来说河道营曹家的事情。最初的开拓是极其艰难的,没有人手,没有工具,面对一望无际的河滩,要让它长出庄稼谈何容易。最开始,曹拳扶犁,曹福拉套,一步一步开了犁。任何事情就怕认真,就这样不断开拓,一点点扩大,待到别姓的人来到这里时,曹家已经圈犁开出了十顷土地。

  附近的人们逐渐多了起来,人们看到先来的曹家富庶、正派而又特别能干,认为到了这样的人家肯定能过上好日子,于是纷纷来给曹福说亲提媒。不料都被曹福一一拒绝了。连曹拳也不理解,于是在一天夜里,便郑重劝导这位情同手足的弟弟:“弟弟呀,咱们出生入死这些年,不就是图个安稳的日子吗?现在,天下太平了,咱日子也能过了,也该讨个家室成家立业了。”

  曹福一脸无奈,左右看了看,真情地说道:“哥,我知道你这是对我好。但事到如今,我有些话我不得不对你讲,你记得汴梁城头我裆部中的那一箭吧,自那以后,我已经丧失了那方面的功能,没有了生育能力。因此,我不能再求娶亲这一档事!”

  “哦,原来是这样。”曹拳流泪了。

曹福继续说道:“哥,自从你联庄会救了我的命之后,我就铁了心,早就将这条命交给哥了,我决心一辈子鞍前马后跟着哥哥。至于我老了之后,哥看着办吧,我是富也乐穷也乐,至死无悔。”

  一听曹福讲到这里,曹拳更是泪如雨下道:“弟呀,别说了,哥早就体会到了弟的良苦用心。你汴梁城头已经救了我一命,以后谁也别再提谁对谁的恩短恩长。我的儿子就是你的儿子,我们是一家子,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共当,我们伙一个亲娘!”

  为了发展人口,稳固家业,曹拳又娶了鲍氏,二位夫人连续生下了三个儿子和几个姑娘。

  几十年之后,曹拳、曹福先后谢世。曹氏子孙在制定曹福的丧葬规格和仪礼时,认为老哥俩的结交,是忠孝节义的典范,他们在登觉寺西南曹氏坟茔以西不远处,为老人选了一处风水宝地,举行了隆重的埋葬仪式,并勒石纪念(后碑石不幸毁于兵乱)。

  嗣后,一致决定把他的名讳郑重录入曹氏家谱,以“义祖”待之。要求曹氏子孙为尊者讳,不准再提及曹福的名讳,一律以老人家生前的职位,统称为“将军”,而埋葬老人家的坟地从此便被称作了“将军坟”。

  自打有了将军坟后,几百年来曹氏宗族子孙每逢岁末年初,节节气气,都要来此膜拜焚香。

  待至清朝雍正年间,有村民在翻地时挖出一通古碑,古碑上记载:颛顼时期的高辛氏帝喾,曾率他的后裔们在这里开拓。偏巧,官府欲加重原河滩地的赋税,获嘉知县寿致浦心中不忍,遂上书河南布政使与河北道道台辩称:“此处河内荒滩,系由民众辛劳开拓,虽身心俱疲,然因沙质贫瘠,收成甚寡,故余县民皆曰此地几村,名曰‘辛庄’,意即辛劳白干之意。面值此情实景,余意宜不加赋税为妥。”为配合父母官的好意,村民们便把原来的滩地数村,以高辛氏中的“辛”字命名。南边的大村子原“河道营”被改称为“大辛庄”,北边较小的村子就被称作“小辛庄”(后来小辛庄又分成了“东小辛庄”和“西小辛庄”)。大辛庄东南角附带的一个小村子,便成为了“南辛庄”。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对抗日军民实行疯狂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大辛庄的村民也未能幸免。1942年11月18日拂晓,日寇警备队队长吉田、获嘉县伪县长成雷和皇协军大队长唐石清带领所属部队,直扑大辛庄西寨门。据不完全统计,此次鬼子和皇协军共烧掉房屋4800间,抢劫粮食8.5万公斤,掳掠牲畜672头、农用车200余辆、老式水车90挂,运走磨碾80盘。

  日寇的“三光”暴行,极大地激发了大辛庄人民的抗日情绪。全村被火烧之后,不少人参加了八路军。

  英勇的大辛庄人民是不会屈服的,日寇撤离后,他们历尽艰辛在火烧的一片废墟上又用辛勤的双手盖起了新的家园。从此,这个浴火重生的村庄,又有了新的名称,改名为“大新庄”。现在大新庄是一个乡人民政府的所在地。⑦

  (王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