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营”村名的故事(下)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那么,这徐二究竟是何许人呢?原来这徐二乃是谷阳徐庄村徐员外的次子,其兄长悉心习文,而他却认为当今之世天道昏昏,万民倒悬,倒不如学得一身武艺,也好凭本事治国平天下,所以七岁便拜师学了武术。待长到十几岁武功有了一定基础后,徐二便浪迹天涯,学习各门派武功,决心当一个除暴安良的侠士,和当今的当权者周旋。这次,他刚从河南少林寺习武归来,在横渡长江的渡船上听闻了本村自己朋友家中发生的这件大事,感觉这世道太黑暗了,不由得怒火中烧,决心要搅一搅这蒙元的天下,出一出胸中的闷气。为此他油然心生一计,决心两肋插刀为朋友雪耻,以报村仇。

  于是徐二在当天晚上,穿上夜行衣,身带匕首、短刀,越过城墙潜入丹徒城中,待到三更时分,摸近县衙后墙根,一个鹞子翻身跳入了院内。然后,避开更夫,摸到一个亮着灯光的卧室窗下,恰巧听到了一对男女咕咕哝哝的对话:“哎呀,老爷,不是我说你,有我在这里,你要去尝人家那个新媳妇的‘初夜权’,这一下事闹大了吧。”

  “我管他那些狗杂种咋说我,以后有好的新媳妇,我见一个‘初夜’一个,那么好的大姑娘,大老爷我要是不先尝尝鲜,岂不是太便宜了那些平头百姓了吗?”

  “啊,看来真的不是冤家不相逢啊,原来这就是贼子的卧室!”于是徐二推门而入,一刀戳进了和世布花的胸膛,看到那女子张嘴要喊,顺便抡刀又割破了她的喉管。这活儿做得利利索索,没有惊动任何人。徐二心想,这也太容易太平淡了,索性我也学一学英雄武松吧,于是手蘸血迹在粉壁上留下了“杀人者,侠士徐二也”的字迹,然后割下和世布花的人头用布巾裹了越墙而去。

  很快,元政府捉拿徐二的布告贴满了大江南北,但一切为时已晚,因为这时全国各地的红巾军纷纷起事,徐二已经北渡长江到安徽定远投入了朱元璋的起义队伍。

  参加红巾军之后,朱元璋把徐二编入了常遇春的麾下。常遇春得知了他投军前曾杀死过元贼达鲁花赤后,对他也格外器重。由于徐二精通各种武功,又怀着对蒙古统治者的深仇大恨,所以在以后对元军的作战中格外勇猛,不久便被提升为副将。但由于徐二在强渡黄河的战斗时身负重伤,所以在卫辉养息了一段时间。不久元朝被灭,战事停息,他便响应明朝的号召,带领家将和一部分下属来到获嘉新增的黄河滩地上垦荒屯田。屯田点初定后,他回了趟丹徒老家,娶回了长辈们为他定下的娃娃亲,在获嘉定居了。后来,徐二的垦荒点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他的子孙为缅怀他的功绩,就以他的名讳,把村子定名为徐二营。

  徐二营建村后,徐氏人丁兴旺,成了当地的望族。到明朝万历年间,徐氏子弟徐培植还考取了庚戌科进士,任南直隶青浦县知县,成了乡贤祠祭祀的名人,同时他引来了失意的表兄许仲琳,这就出现了另一段新的故事。

  神道奇才许仲琳来到徐二营后,出奇谋不花钱修成了著名的“石磙庙”,名声大振。他的才干被获嘉知县张谕发现后,命他去武王庙修复被地震毁坏了的武王庙拜殿。在修复拜殿的当间儿,许仲琳从庙中长老那儿了解了武王伐纣在获嘉同盟山“牧誓”和姜子牙“祭冢封神”的故事和传说,不由文思涌动。在张知县的大力支持下,他详细考察了获嘉的七十二冢以及周边几百里的伐纣遗迹,根据自己固有的“神道秘诀”知识,在武王庙静室埋头数年写出了轰动中外的鸿篇巨制《封神演义》初稿。徐二营也因写《封神》的许仲琳在这里设计建造了石磙庙而声名远播。

  徐二营出名了,徐氏后裔们觉得,让人直呼始祖之名,大有对始祖不尊之嫌,商议后遂改村名为“徐营”。现在的徐营已经升乡为镇,是获嘉县经济、文化的重镇之一。⑦

(王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