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贾智勇
每隔不到4分钟,即有一趟高铁列车通过(停靠)新乡。
8月23日,高铁新乡东站西北区域,伴随着不远处高铁列车此起彼伏的呼啸声,各种类型的铺路机械轰鸣,刚碾压过的柏油路面雾气蒸腾……未来,这里将成为新乡的“新圆心”。
一个高铁交通枢纽,一个城市发展中心。此刻,高铁片区“五路四桥”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市政工人们个个挥汗如雨、干劲十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点红新乡的“新圆心”。
副市长王天兴分管城建和交通工作,多次视察高铁片区,高度重视该区域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他不止一次表示,高铁不仅是单纯的交通工具,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高铁成就了城市繁华,高铁片区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是城市繁华的前提,是发展的保障。
高铁片区“五路四桥”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包括中原东路(东环路—站前五街)、站前四路(站前七街—站前九街)、站前五街(中原东路—站前三路)、站前七街(中原东路—站前六路)、站前九街(中原东路—站前四路)和中原东路东孟姜女河桥、站前五街排桥、站前七街排桥、站前九街排桥。
市住建局局长吴毅强告诉记者,在高铁片区“五路四桥”项目中,中原东路(东环路—站前五街)及东孟姜女河桥竣工意义最大,高铁片区与市区通行道路由平原路、荣校东路两条增至3条,这将明显提高该片区交通枢纽地位,加快该区域快速发展。
高铁站周边为城市发展之重。展开新乡高铁片区建设图纸,如放大镜般细看新乡“新圆心”。
“纵横且交错、四通而八达”的道路网跃然纸上。图纸上各条道路分为三色,绿色道路最多,为已经铺成通车;黄色道路为“五路四桥”,此刻正紧张施工,赶在国庆节前通车;剩余红色道路基本集中于高铁片区北侧边沿,为已规划待建道路。在各个道路网格里,分别填满了高铁新乡东站、公铁联运客运站、公交枢纽站、邮政中心、贸易物流区、商务办公区……
“在高铁片区内,已经建成的平原路、荣校东路,正在紧张建设的中原东路,规划待建的宏力大道均是市区原有道路东延至此。”市住建局副局长张付银指着图纸介绍说,在这4条东延道路间,一共规划设计了9条街、路。南北走向叫“街”,东西走向称
“路”。13条道路互联互通,形成路网,与东孟姜女河一起将高铁片区分割为若干个功能不同、定位各异的区域。
卷起图纸,放眼现实中的高铁片区。在已投入使用的平原路、荣校东路、站前四路东段,站前六路、站前一街南段,站前三街、站前七街南段及站前九街南段组成的道路网格内,既有早已建成投入运营的公铁联运客运站、公交枢纽站等交通枢纽,也有已经拔地而起开始招商、正夜以继日建设的座座高楼。不难发现,高铁片区凡道路已经修好的网格内,各类场站、建筑均已建成或正在建设,这真实印证了“道路铺到哪里、哪里就高楼林立”。
8月23日上午,在高铁片区“五路四桥”建设现场,铺路机、压路机、运输车、喷雾降尘车等几十台各类车辆相互配合、轰鸣作业。市市政工程处有限公司的驾驶员正在熟练地操作着这些车辆,有条不紊地施工。头戴安全帽、手持工具的数十名工人在负责人翟同彬的指挥下,脚踩冒着热气的高温沥青路面,正辅助机械设备进行沥青铺摊作业。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从双向两车道到如今的双向八车道,市政道路越修越宽,越修越长,城市框架越拉越大……”翟同彬在市政铺路一线工作30多年,对于现在的发展成就和城市发展面貌很是感慨。他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新乡市政的老铺路人,能够修建高铁片区内的重要道路,而且是国庆献礼项目感到很自豪。
“如今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千千万万名市政工人。正是你们铺路在前,建好市政基础设施,高楼大厦才能平地而起,城市才能快速发展。”
面对社会各界褒奖,望着眼前的高铁片区和前方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翟同彬等市政人黝黑的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在8月16日举行的“迎国庆誓师大会”上,市住建系统干部职工信心十足、态度坚决地表示,将继续发扬市政精神,勇挑重担,以工地为阵地,积极行动,坚决完成高铁片区路网建设任务,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截至目前,站前四路、站前七街、站前九街、站前七街排桥已经完工;中原东路、中原东路东孟姜女河桥、站前五街、站前五街排桥等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将于国庆节前竣工通车。此后,按照规划要求,我市将继续完善高铁片区路网建设,配套郑济高铁加快高铁新乡东站东广场施工,持续点红新乡“新圆心”。